一,證監會重拳出擊!財務造假普利製藥,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這是牢底坐穿嗎?記得監管層一再表示,監管要狼牙帶刺,讓造假者牢底坐穿。聽了監管層的豪言壯語,心情興奮,認為這回誰還敢造假?
理想很豐滿,結果很失望,就一個造假退市警示,這成本也太低了吧!這是懲罰還是獎勵?收穫滿滿,帶著億萬富翁的光環,給個警示就警示吧,退市也不怕,換個行頭再上市,還是賣公司,耐我如何。這樣的生態環境,會激發起投資者熱情嗎?
監管層要三思,怎樣才能起到一個嚴字!震懾造假者。
二,海量算力需求產品有望爆髮式增長:海量算力需求,這與國家經濟和科技的發展需求密切相關。
國家支持發展新質科技生產力,海量算力需求產品會爆髮式增長。炒股一定要聽黨的話,跟著國家逐流熱點板塊走,才能跑贏大盤。這一概念就是國家政策支持,資金保證,他能不發展嗎?可密切關注該板塊市場表現,選擇龍頭標的,分享爆髮式增長盛宴。
三,中信證券這個曾經的在上半年都是在空投的重要力量。不斷的通過做空來套利,但是現在開始反過來。說現在行情的下跌是調倉,再給股市創造信息。結果行動確實很真實,依然是做空的巨大力量。
不過不知道這個消息是真是假,現在小作文滿天飛,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相信的,也沒有什麼事情是真的。
四,隨著自己的認知的不斷積累,是可以適當拓展自己的能力圈的,也可以將原來不是自己能力圈範圍的東西,找准一個切入點,將它拉入自己的能力圈以內。比如,之前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巴菲特按消費股的屬性去理解蘋果,因為作為科技股的蘋果出現了消費屬性。我則受此啟發,將騰訊和小米按消費股的屬性理解,如此就進入了我的能力圈以內。看看巴菲特在大量減持蘋果,這又是為什麼?我的理解是蘋果已經超過了消費股的估值,因此巴菲特減持。那麼我就得出了一個思考,當有天騰訊和小米有天超過了消費股的估值,那就是超過了我的能力圈,就是我減持的時刻。所以說要自己獨立思考。很多東西大佬們其實已經在教我們,只是很多朋友看不出大佬的投資邏輯而已。
五,有人頻頻提到「擇機降息降准」,並理解為利好。我忠告:少看大而無味的政策類消息,多關注市場本身的發展趨勢。因為無論利好利差,機構們或多或少都能享受「信息差」的待遇,而且最終這些消息都會反映到市場中。當然,有些行業性政策是要關注的,特別是一些「新的提法」,「新的領域」,也就是俗稱的「增量」。比如之前火爆的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近期落地的促消費措施(商業百貨)。參與這種題材類炒作,順勢而為,不宜過於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