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色芳華》:直到蔣長揚刺殺徐祖平,才明白他為何貪贓枉法

2025-01-15

《國色芳華》是一部以唐朝為背景的古裝女性成長劇,由楊紫和李現主演,正在熱播中。

早在劉府的時候,何惟芳就發現,花鳥使蔣長揚不像表面上那麼簡單,看似草包紈絝,實則文武雙全。

一個人,尤其是到了這種地位的人,還將自身本事隱藏如此之深,要麼是明哲保身,要麼是狼子野心。

後來,她到山上採花,誤入了獵場,被蔣長揚用來做擋箭牌,推掉了寧王的招婿拉攏。

那時候何惟芳覺得,蔣長揚是不想與寧王牽扯太深,所以才裝作紈絝自保,但又隱隱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直到後來的一個夜晚,她在雨中意外撞破了蔣長揚當街刺殺徐祖平,才讓她驚覺事情或許遠遠超過她的想像。

徐祖平是兩朝元老重臣,當今皇帝的老師。天下萬萬庶民學子,都唯他馬首是瞻。只有他敢在朝中與寧王叫板。

一邊反對寧王戶的新稅法,因為他發現朝廷連年減除,但地方對農戶徵用多項進奉,國庫的錢少了,百姓的負擔卻未減。

另一方面,徐祖平極力推行科舉改革,要規範選拔制度,嚴打徇私舞弊,打擊德不配位者。

同時以先帝之名,要求重新分配中榜名額,官學和私學錄取比例,由九比一改為六比四。

這兩項奏疏毫無疑問都動了寧王為首的門閥勢力的利益。

只不過皇帝躲在後宮不上朝,朝政由寧王主持,讓寧王自己打自己大板子,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雙方在朝堂上針鋒相對,一個占著道理,一個占著權勢,難有一個結果。

而此時的蔣長揚,則忙著拱火,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一邊替寧王開脫,一邊指責徐祖平。

主打一個不講道理只講立場,不斷強調王公貴胄和聖人才是自己人。也就是搞「對立」。

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讓兩邊水火不容不死不休,而不是解決問題。

聖人雖然登基不久,且不理朝政,但是從花鳥使的權勢,以及各方的討好,可以看出他從未大權旁落。

那麼他讓蔣長楊拱火的目的只能是一個,無論是寧王還是徐祖平,他都不喜歡,都要打壓削弱。

聖人皇位穩固,離不開門閥世家的支持,輕易不能撕破臉。他只是想收拾寧王,並不想與所有門閥為敵。

但如今寧王是門閥的代言人,分化他們需要方法,更是一個漫長過程。

把花鳥使蔣長揚推出來,其實是第一步,讓這些門閥除了找寧王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疏通」途徑。

寧王擺平不了的問題,或者是寧王不願搭把手的事情,可以通過花鳥使直達天聽,這就是分化。

其次,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門閥世家也不喜歡和一個過於跋扈的寧王合作,他們更喜歡一個能博弈,能商量的,最好是明碼標價的上位者。

所以當寧王覺得自己可以一手遮天的時候,門閥世家就會倒向聖人。

如何讓寧王走向極端,就需要徐祖平推他一把,在朝堂上不斷刺激挑釁他。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但徐祖平籠絡人心,在庶民學子中威望太高,又是帝師的身份,同樣讓聖人不喜歡。

如果他真的把寧王鬥倒了,那麼下一步的目標必然就是花鳥使蔣長揚,然後約束皇權,要求與寒門士大夫共治天下。

所以,激化兩邊矛盾,在寧王動了殺心的時候,背後助其一把,先將徐祖平除掉,可以一石兩鳥。

如此一來庶民學子群情激奮,聖人在乘機出來主持公道,既可以籠絡人心,還能逼著門閥貴胄讓出部分利益,實現名額分配改革,以平息風波。

而如此輕易就弄死了徐祖平,朝堂之上再無對手,寧王必然自信心膨脹,做事情愈發肆無忌憚,吃相愈發難看。

等他和門閥世家之間,因為利益分配不均出現嫌隙的時候,就是聖人和蔣長揚主持「公道」的時候。

蔣長揚暗中招兵買馬,籠絡各個方面豪傑,就是為將來的某一時刻動手做準備。

他是孤臣,也是弄臣,是聖人的白手套。榮華富貴會有,但能不能善終,非常考驗智慧。


相关文章

  • 《掌心》:二刷才發現導演埋了多少線!這些偷聽戲把我CPU干燒了
  • 《哪吒2》:爆火,餃子卻閉關!他的「難受」,扯破了內娛的遮羞布
  • 《難哄》:桑延到死都不知,溫以凡拒絕他的原因到底有多不堪
  • 《難哄》:看懂溫以凡的過去有多不堪,才明白她為何拒絕桑延
  • 《六姊妹》:催二女兒再嫁,逼四女兒復婚,真不怪劉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