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色芳華》:直到蔣長揚刺殺徐祖平,才明白他為何貪贓枉法

2025-01-15     影墨     2759

聖人皇位穩固,離不開門閥世家的支持,輕易不能撕破臉。他只是想收拾寧王,並不想與所有門閥為敵。

但如今寧王是門閥的代言人,分化他們需要方法,更是一個漫長過程。

把花鳥使蔣長揚推出來,其實是第一步,讓這些門閥除了找寧王之外,還有另外一個「疏通」途徑。

寧王擺平不了的問題,或者是寧王不願搭把手的事情,可以通過花鳥使直達天聽,這就是分化。

《國色芳華》:直到蔣長揚刺殺徐祖平,才明白他為何貪贓枉法

其次,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門閥世家也不喜歡和一個過於跋扈的寧王合作,他們更喜歡一個能博弈,能商量的,最好是明碼標價的上位者。

所以當寧王覺得自己可以一手遮天的時候,門閥世家就會倒向聖人。

如何讓寧王走向極端,就需要徐祖平推他一把,在朝堂上不斷刺激挑釁他。

《國色芳華》:直到蔣長揚刺殺徐祖平,才明白他為何貪贓枉法

但徐祖平籠絡人心,在庶民學子中威望太高,又是帝師的身份,同樣讓聖人不喜歡。

如果他真的把寧王鬥倒了,那麼下一步的目標必然就是花鳥使蔣長揚,然後約束皇權,要求與寒門士大夫共治天下。

所以,激化兩邊矛盾,在寧王動了殺心的時候,背後助其一把,先將徐祖平除掉,可以一石兩鳥。

《國色芳華》:直到蔣長揚刺殺徐祖平,才明白他為何貪贓枉法

如此一來庶民學子群情激奮,聖人在乘機出來主持公道,既可以籠絡人心,還能逼著門閥貴胄讓出部分利益,實現名額分配改革,以平息風波。

而如此輕易就弄死了徐祖平,朝堂之上再無對手,寧王必然自信心膨脹,做事情愈發肆無忌憚,吃相愈發難看。

等他和門閥世家之間,因為利益分配不均出現嫌隙的時候,就是聖人和蔣長揚主持「公道」的時候。

《國色芳華》:直到蔣長揚刺殺徐祖平,才明白他為何貪贓枉法

蔣長揚暗中招兵買馬,籠絡各個方面豪傑,就是為將來的某一時刻動手做準備。

他是孤臣,也是弄臣,是聖人的白手套。榮華富貴會有,但能不能善終,非常考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