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準確地說,是聖人不會允許蔣長揚洗白的,他這輩子都只能是花鳥使。
寧王說過一句話,只有得到士族勛貴才是立朝根本,只有他們支持的人,才能穩坐皇位,這是個大實話。
所以聖人只是想收拾寧王,順便打壓一下士族勛貴,並沒有想要和士族門閥徹底翻臉。
所謂的科舉改革,把名額給更多的寒門,並不是真的為了社會公正,不過是一種平衡朝堂的藝術。
寒門號稱壯志滿懷,上位就真的不會結黨營私嗎?事實上是吃相可能更難看,因為窮怕了,更害怕跌落回去。
聖人也害怕士族勛貴和他決裂,轉而去支持其他人,那麼他的皇位才是真的危險。
那麼他就需要一個可以信任的人,在朝堂上代表士族門閥的利益,作為溝通的橋樑,或者說替他背鍋的代理人。
花鳥使蔣長揚扮演的就是這個角色,寧王倒台之後,他就是代替寧王位置,在朝堂上維護士族勛貴利益,充當緩衝區的人。
所以他的婚配是一個極大的難題,他需要同時被兩方信任。
如果一直不結婚,沒有家庭牽絆後顧之憂,士族門閥不會信任他,而如果和士族門閥結親,又會引來聖人猜疑。
所以枕邊人這個位置,不能一直空著,必須找到一個打消士族門閥和聖人疑慮的人。
而何惟芳毫無疑問最合適。因為她的身份,還有和蔣長揚的關係,正好符合蔣長揚貪財好色,行事荒唐的人設。
何惟芳能讓士族門閥和聖人都挑不出毛病。只要兩人結婚,蔣長揚就能擋掉許多麻煩。
蔣小姨清楚自己這個外甥戒備心多重,能和一個女子相處如此輕鬆自在,何惟芳自然有過人之處。
她又試探了幾番,出身商賈卻不貪財,沒有順水推舟攀附蔣家的想法,更加喜歡了。
可以說是安全係數拉滿,可遇不可求,這不趕緊成親,還在等什麼?
蔣長揚也清楚小姨媽的算盤,事實上他自己也有此意,否則不會和何惟芳拉扯這麼長時間。
自己最尊敬的老師徐祖平,最在意的親人小姨媽都看好,他更沒有理由反對。
只不過他知道何惟芳性情剛烈,是個吃軟不吃硬的,所以不想勉強何惟芳,半推半就地走下去,一點一點地威逼利誘,讓何惟芳有個適應的過程。
待既成事實,何惟芳便不會跑,也跑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