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的李誠儒,對史依弘寵愛有加,簡直把她當成了自己的命根子。他每天都想盡辦法哄史依弘開心,不是送花就是送首飾。他曾經在採訪中毫不掩飾地說:「太太是我的命根子,要是沒有太太,我就像失去了方向的船,不僅沒有家了,我自己也會變得枯竭。」
而此時的李大海,在酒吧里駐唱,漸漸迷上了音樂。他心中有一個夢想,就是組建自己的錄音棚。可他手頭缺錢,突然想起父親那裡有一架閒置的鋼琴,於是就厚著臉皮去找父親要。李誠儒一聽,立刻就拒絕了他:「這個家裡的東西,沒有一樣是你的!那架鋼琴是我買給我老婆的,憑什麼給你!」 說完,就毫不留情地把兒子轟了出去。還不忘補上一句:「你就不是當歌手的料,趁早死了心吧!」 李大海被父親的話氣得滿臉通紅,站在門口對著屋裡破口大罵:「老頭,你等著瞧!等你老了,看誰來管你!」 從那以後,父子倆的關係降到了冰點,李大海發誓再也不踏進父親的家門。
李誠儒對妻子的過度寵愛,也給史依弘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她不僅要忙於自己的京劇事業,還要時刻照顧李誠儒的情緒,常常感到疲憊不堪。李誠儒一心想把史依弘留在身邊,多次勸她從上海調到北京,還幾次三番地逼著她生孩子,希望她能放棄事業,做一個全職家庭主婦。但史依弘卻不這麼想,她深知自己的藝術生命十分短暫,不想在 30 歲這個黃金時期就放棄舞台,放棄自己熱愛的京劇。因此,兩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裂痕也越來越深。
2007 年,經過一段時間的冷靜思考,史依弘和李誠儒最終還是選擇了結束這段維持了 5 年的婚姻。就在李誠儒還沉浸在失婚的痛苦中無法自拔時,李大海卻又出現在了他的面前。原來,李大海想賣掉他們住的小房子,在二環以外買一個大一點的房子,可還差 60 萬的首付,他實在沒辦法,只好又來找父親幫忙。他小心翼翼地對李誠儒說:「爸,求您借我點錢吧,我不會白要的,我給您打欠條。」 李誠儒看著兒子,氣不打一處來:「你買得起房子嗎?就算我借給你,你拿什麼還?別在這兒浪費時間了,趁早滾蛋!」
其實,這麼多年來,父子倆之間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會好好溝通。李誠儒性格暴躁,又深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對兒子的要求十分嚴格。再加上早年他對兒子的陪伴太少,父子倆本來就不親近。而李大海在事業上又一直沒有什麼成就,這讓李誠儒更加恨鐵不成鋼,所以說話才會那麼難聽。在過去的 30 年裡,他一直採用打壓式的教育方式,很少給兒子鼓勵和支持。
就像在 2013 年的那檔節目中,當其他明星父母都在給自己的孩子加油打氣時,李誠儒的表現卻讓人瞠目結舌。他對著鏡頭,毫不留情地數落著李大海:「他有什麼可夸的?長得倒是人模狗樣,可這都是爹媽給的!他自己呢?打撞球沒拿過冠軍,唱歌沒有代表作,演戲也沒讓人記住的作品,都 35 歲了,還是一事無成!沒有我李誠儒這個父親,誰知道他李大海是誰啊!」 說完,他怒氣沖沖地就走了,留下李大海尷尬地站在原地,像一個犯了錯等待審判的罪犯,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後來,為了緩解尷尬,李大海只能無奈地說:「他是在激勵我呢!」 但實際上,這麼多年來,父親的責罵和嘲諷已經在他的心裡留下了深深的傷痕。
也許是因為李誠儒自己小時候就沒有感受過父愛,所以他不知道該如何去做一個好父親。他本意是想通過嚴厲的鞭策和打壓,讓兒子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人,可沒想到卻適得其反,讓父子倆的距離越來越遠。但其實,李誠儒是嘴硬心軟,雖然嘴上對兒子不依不饒,但實際上卻一直在背後默默地支持著兒子。
兒子想學音樂,他雖然罵了一頓,但還是花了 5 萬塊給兒子買了鋼琴,送到他的錄音棚。兒子想當演員,他一邊罵著,一邊動用自己的關係,帶著兒子出演了《刑警的故事》《少年棋王》和《諜・蓮花》等影視劇。兒子想當導演,他也是罵完之後,就開始為兒子張羅劇本,組織演員。後來,李大海還入選了 「青年電影 A 計劃」,成為了其中的一員。現在,兒子又想往體育方向發展,練習撞球,李誠儒雖然覺得不太靠譜,但還是選擇了妥協,他開始學著尊重兒子的選擇,不再像以前那樣強行阻止。他無奈地說:「我寧可看著他一事無成,也不想再傷害我們的父子感情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李誠儒越發深刻地體會到了父子之間的親情。為了彌補過去對兒子的虧欠,修復他們之間的關係,他主動提出要給兒子換一輛車,而且還是一輛百萬豪車。李大海聽到父親的這個提議,感到十分意外。他連忙說:「不用換那麼好的,20 萬的車就足夠了。」 說完,父子倆對視一眼,不禁都笑了起來。
如今,李誠儒心中唯一的遺憾就是 37 歲的兒子還沒有結婚。他知道,是自己失敗的婚姻給兒子造成了恐婚心理。他也曾多次勸說兒子,但都沒有效果,最後也只能無奈地放棄。他常常想,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的事情就隨緣吧,只要他平安健康,自己也就心滿意足了。經歷了這麼多的風風雨雨,李誠儒也算是看開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