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這麼個 「怪人」,在老師和同學們眼裡卻是個 「天之驕子」,是師兄弟心目中的 「演技天花板」。他演什麼像什麼,仿佛那些角色就是為他量身打造的一樣,成了學校里表演的標杆。包貝爾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說他是 「神」;袁弘把他當成偶像;陳赫更是他的小迷弟,還模仿他的風格,創造出了那個一戰成名的角色 「曾小賢」。
到了大四,郭京飛又迷上了哲學,整天抱著那些艱澀難懂的哲學書籍研讀。他沉浸在哲學的世界裡,越讀越有滋味,覺得自己越來越像個藝術家了。畢業之後,他把目光投向了上海話劇藝術中心。這可是個很多演員擠破頭都想進的單位,競爭異常激烈。郭京飛的文化課成績不太好,很多老師都投了反對票,可上海話劇院的院長卻獨具慧眼,力排眾議,欽點了他,還放話說:「文化課成績不好也要,不然這屆誰都不要。」
郭京飛的運氣真是好到爆棚,第一次登台,他就演了主角。要知道,在話劇院裡,這可是非常罕見的事情。就連當年才華橫溢的徐崢,在這兒也是從跑龍套開始的。郭京飛心裡一直認為,戲比天大,藝術就應該在舞台上綻放光芒。他對話劇院這片土地,充滿了熱愛和敬畏。
但是,在話劇的道路上,他也並非一帆風順。在話劇《終局》中,他飾演第一男主角 「哈姆」。這部荒誕派的經典作品,內核嚴肅又悲傷,郭京飛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付出了很多心血,完全沉浸在角色的世界裡。可最後,他卻被這個角色壓垮了。有一天,他爬上了話劇院 18 層的樓頂,望著燈火輝煌的大上海,卻感覺自己的靈魂無處安放。頭頂上疾風呼嘯而過,那一刻,他的心裡閃過一個可怕的念頭,差點就跳了下去。好在最後他大哭一場,想通了,他說:「痛苦的東西總是無解的,可我想通過自己讓更多的人快樂。」
從那以後,郭京飛又重新振作起來,接連出演了許多熱門 IP 的話劇版,像《武林外傳》《羅密歐與祝英台》和《鹿鼎記》等等。這些話劇一部比一部受歡迎,票房甚至超過了 1.6 億,他也因此成了大家公認的話劇小王子。在短短 5 年時間裡,他先後斬獲了佐臨話劇藝術獎最佳男主角、上海白玉蘭喜劇男主角,還有話劇最高獎項金獅獎等。不到 30 歲的他,幾乎把話劇界的所有大獎都拿了個遍。可即便如此,他還是調侃自己說:「我拿著話劇演員的錢,但是毫無尊嚴可言。」 畢竟話劇在當時還是比較小眾的藝術,觀眾少,收入也不高。郭京飛拿著那點固定工資,在上海生活得很拮据,甚至難以養家餬口。沒辦法,他第一次向現實低頭,開始尋求從話劇舞台走向影視圈的機會。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