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廣播電視局副局長吳一鵬表示《天下同心》歷時五年製作,製作團隊胸懷「國之大者」,以為共和國著史,為人民立傳為己任,將歷史的細節、人物的細節還原到了極致。他分享了三點感悟:一是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展現人民政協制度優勢,堅定製度自信;二是回眸新中國成立史,揭示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歷史選擇,激勵團結在黨中央周圍;三是激勵凝聚奮進力量,增強觀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中共長沙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澎也從三個方面分享了體會:在政治意義上,《天下同心》是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統一戰線工作重要思想的實踐,彰顯制度自信,體現各方擔當;藝術效果上,作為重大革命題材的創新之作,它以多線敘事呈現政黨制度確立過程,實現思想性、觀賞性和藝術性統一;社會效益上,該劇實現正能量與大流量融合,贏得高收視率,激發各界尤其是民主黨派人士對黨的情感認同。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電視劇創作部負責人王岩介紹了該劇的播出情況:「《天下同心》自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時段以來,截止全劇收官,該劇平均收視率1.04%, 平均收視份額5.58%,單集最高收視1.30%,贏得了不俗的收視成績與良好口碑。該劇承載著幫助民眾正確認識歷史,喚醒集體記憶,強化民眾對國家的強烈歸屬感與認同感的使命。這也是總台切實履行作為黨的意識形態重鎮和國家廣播電視台職責與使命的生動體現。」
回顧創作歷程,該劇總製片人鄒鵬感慨萬分,講述了項目從2019年啟動以來的艱辛,感謝各方支持。他表示:「這個劇太不容易了,從疫情期間的往返拍攝到導演發燒40度還在堅持拍戲,再到國家廣電總局、中央電視台、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委統戰部、湖南省廣播電視局、長沙市委宣傳部等上級部門做後盾,沒有你們的支持,就沒有《天下同心》的順利播出。」現場,他還替總編劇黎曉宏宣讀了題為「與人民同心,講述制度自信故事」的創作發言,再次闡述了《天下同心》的創作初衷和多線敘事表達。
導演董亞春分享了拍攝體會,強調對歷史的敬畏。拍攝前,團隊深入研究黨史資料,邀請專家把關,力求還原歷史細節。在人物塑造上,以人帶史,通過李濟深等人物展現思想轉變。同時,注重藝術表達,讓歷史有溫度。「讓歷史有溫度,讓藝術有力度。《天下同心》的拍攝不僅關注歷史事件的還原,更注重用藝術化的表達方式,讓歷史有溫度,情感有共鳴。」
編劇郭光榮表示尊重歷史,是我們抵達彼岸的唯一路徑。我們以書為馬,以路為徑。一步一個腳印重走先輩走過的路,找尋歷史鮮活,感受時代體溫。四百天的洗禮,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1949。「從歷史空間歸來,文化的自覺化為創作的熱情。我們實現了從『要我寫』到『我要寫』的深刻蛻變。我們深信,家國情懷是流淌在我們這個民族中一脈相承的不變基因。」
現場,演員佟瑞欣分享了飾演毛澤東的心得,他努力突破程式化表演,以敬畏和平凡之心塑造角色,注重把握人物行為邏輯,展現主席的領袖風範與親民形象。演員蘇麗講述了飾演宋慶齡的挑戰與成長,感謝團隊幫助,通過深入了解人物、沉浸角色世界,細膩展現了宋慶齡的情感與氣質。
創作突破:守正創新,深度開掘歷史橫斷面,展現中華美學精神之正
對於《天下同心》的創作特色,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高度評價該劇成功在於守正創新。守正方面,堅守馬克思主義領導地位,踐行「兩個結合」,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守住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傳統,堅持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以人帶史,這些為同類題材創作提供了借鑑。「《天下同心》守的是優秀傳統文化之正,展現的是中華美學精神之正。」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