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康輝給已故主持人羅京掃墓,站在墓地前,一張罕見的留影

2025-01-22     影墨     2714

2019年,康輝給已故主持人羅京掃墓,站在墓地前,一張罕見的留影

然而,在老師們的再三鼓勵下,羅京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以一種輕鬆的狀態參加了考試。或許是命運的眷顧,又或許是他與生俱來的天賦在發揮作用,羅京順利地通過了層層選拔,意外地收到了北京廣播學院的錄取通知書。當那封承載著夢想與希望的信件送到他手中時,羅京的心中充滿了驚訝與喜悅。就這樣,羅京踏上了播音主持的求學之路,開啟了他輝煌的職業生涯。

2019年,康輝給已故主持人羅京掃墓,站在墓地前,一張罕見的留影

螢屏歲月:鑄就 「國臉」 傳奇

1983 年,羅京從北京廣播學院畢業,憑藉著在校期間的優異表現和紮實的專業功底,他順利進入了中央電視台,開始主持備受矚目的《新聞聯播》節目。那時的他,風華正茂,眼神中透露出對未來的無限憧憬。他深知,《新聞聯播》是全國觀眾了解國家大事的重要窗口,自己肩負著重大的責任與使命。

在接下來的 26 年裡,羅京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這份工作中。他每天早早地來到電視台,認真地準備稿件,對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進行仔細的斟酌。他的音質純正、富有磁性,那清晰明亮的聲音,通過電波傳遍了大江南北。無論是國家的重大政策發布,還是國際間的風雲變幻,羅京總能以沉穩、大氣的播音風格,將新聞內容準確無誤地傳遞給觀眾。

在觀眾眼中,羅京不僅僅是一位播音員,更是國家形象的代表。他莊重儒雅的形象,讓人過目難忘。每次出現在螢屏上,他總是身著整潔得體的西裝,頭髮梳理得一絲不苟,眼神堅定而專注。他的播音端莊持重,沒有絲毫的浮躁與懈怠,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動作都恰到好處。他的工作嚴謹認真,哪怕是一個標點符號的錯誤,他都能敏銳地察覺到並及時糾正。在長達 26 年的職業生涯中,他為觀眾帶來了無數場精彩的新聞播報,成為了觀眾心目中當之無愧的 「國臉」。

業務精湛:創造播音奇蹟

在羅京的職業生涯中,有許多令人驚嘆的瞬間,其中一次緊急稿件的播報,更是成為了播音界的傳奇佳話。那是一個平常的工作日,電視台里瀰漫著緊張而忙碌的氣氛。突然,一份緊急稿件被送到了羅京的手中。這份稿子共有 12 頁,由於時間緊迫,複印得十分不清楚,許多字跡都模糊不清,有的甚至只打出了半個字。而且,稿件上還有大量的修改痕跡,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更糟糕的是,當稿子遞到羅京手上時,他已經站在了演播台上,沒有絲毫的時間去預覽、熟悉稿件內容。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羅京沒有絲毫的慌亂,他深吸一口氣,迅速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憑藉著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和紮實的專業功底,他開始了這場艱難的播報。

在一旁的搭檔李瑞英,看著羅京手中那雜亂無章的稿件,心中十分忐忑。她深知,這篇稿子長達 17 分鐘,要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準確無誤地讀下來,難度極大。然而,羅京卻用他沉穩的聲音,打破了李瑞英心中的擔憂。他的語速適中,吐字清晰,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魔力,將新聞內容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在整個播報過程中,羅京沒有出現一個字的錯誤,他的聲音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觀眾的心田。

當播報結束的那一刻,李瑞英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她對羅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事後,李瑞英回憶起這件事時,感慨地說:「羅京的業務能力簡直讓人驚嘆。他能在如此緊急的情況下,完美地完成播報任務,這背後體現的是他時刻待命的職業狀態,是 26 年來近萬個日夜從不懈怠的職業精神。他是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