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總督因在任上貪墨獲罪流放八千里,齊鳳洲死於流言蜚語、齊雁錦為保護三弟被挑斷手筋、腳筋。
如果不是連棋以命相護,他的下場會更慘。
齊夢麟因禍得福,偷軍糧本是大罪,但出發點是為了臨汾災民,因而只被流放了兩千里。
羅疏靠著五娘留下的巨額財產,當上了大老闆。她用賺到的錢打點了齊夢麟和齊總督服苦役的官差,父子倆才不至於死在流放之地。
而齊夢麟不僅沒有受苦,還把重傷的身體養的好好的。
兩年後,因為想不通最寵愛的女兒會在關鍵時刻背刺了自己,劉儀清鬱鬱而終。
兩年後,韓慕之終於找到了劉婉,他說他願意等待劉婉放下心結,遭到了對方的拒絕。
此時,韓慕之已經接到了調往京城的旨意——仕途坦蕩,情場失意,成了他最終的命運。
秦熠熠被燒死在了他用來「磨」羅疏性子的鳴珂坊里,燒死他的正是石漆,也算是報應不爽了。
——鵬程的倒戈讓他意識到劉儀清根本就沒把他放在眼裡,更重要的是,他意識到的齊家倒台後,他一定會被除掉。
因此,當他把羅疏和齊夢麟綁到鳴珂坊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同歸於盡的打算。
他提前在大廳里布置好了石漆,沒錯,就是燒死羅疏父母的那種大雨澆不滅得燃料。
秦熠到死都沒有想到,羅疏和齊夢麟會逃出生天。
這就是《錦囊妙錄》的大結局,雖然沒有最終的贏家,但男女主終於在一起了,韓慕之升官了,好人得到好報也算是圓滿了。
事實上,在看完整個故事之後,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真相,原來,秦熠的出身,才是導致這一切發生的引子。
當年,齊總督對於發現他倒賣軍糧的羅疏父親,原本的打算是把他們一家趕到偏遠的地方,自生自滅。
是站在一旁的秦熠說,這樣的人不能留,並自告奮勇想出了滅掉羅疏家的妙計。
彼時的秦熠是秦家老爺的乾兒子。
這是第一次交代他的出身。
劇中有兩個隱晦的細節可以證明,秦熠的乾兒子身份,有待商榷。
第一個是五姨娘被趕出秦府時說的話——秦家沒有一個好東西。
她還衝著秦熠罵了句:「賤坯子。」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羅疏才明白,如意哥哥之所以和她交好,是想從她這裡得到五姨娘的消息,從中找到扳倒對方的入口。
想通這些的同時,羅疏才明白秦熠根本就是秦老爺的乾兒子,而是相好的。
第二個細節在第34集,被秦熠追上的齊雁錦自知死劫難逃,也為了給三弟和羅疏爭取時間,用不光彩的出身激怒了秦熠。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一個靠手段在女人堆里爭風吃醋的面首,怎麼會懂得父子之情、手足之義。也難怪,你就是一個靠出賣皮相在親姥爺面前搖尾乞憐的狗。
齊雁錦點破了秦熠極力隱藏的暗黑面。
「面首」這種身份,無論是羅疏所處的時代,還是在這之前和之後,都是被人所不齒的。
秦熠最忌諱被人提到過去,特別是在成為太原首富之後。
不光彩、也上不了台面。甚至不管別人怎麼看他,他自己都瞧不起曾經的自己,他變得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收養和小時候的羅疏有相似之處的女孩,包括用手段把羅疏送到青樓,都是這種心理在作祟——只有從良家女變成賤籍,他才能有資格和羅疏談情說愛。
家裡三個「玉蘭」、鳴珂坊正在學習羅疏喜好的木蘭,是羅疏的替代品。
他從一開始就安插在齊雁錦身邊的連棋,是他的親弟弟。
更不可思議的是,在和齊雁錦合作的十多年間,他總是不遺餘力的向對方灌輸嫡庶有別、以及齊總督根本就不重視庶子的思想。
和打壓羅疏一樣,只有把對方拉下泥潭,他才放心,他才甘心。
秦熠的扭曲,達到了極端。
當一手把他捧上太原首富之位的齊家決定中斷合作時,他再次失去了安全感。
而沒有安全感的後果是,他把齊家當成了仇人,為了打倒仇人,不惜和老奸巨猾的劉儀清為伍,徹底走向了絕路。
不可憐、不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