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排骨,挑「肉多」還是「肉少」的好?肉販子說出實情,建議了解
馬上就冬至了,天氣可真冷呀,要多吃點高熱量的肉類來補一補。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很多人也開始準備年貨了,殺牛、殺羊、殺豬,現殺的羊肉26一斤,牛肉25一斤,真的是便宜呀,提前買一些囤起來,省錢又省事。
不過,大家都愛吃的豬肉卻沒怎麼降,排骨還要19元一斤,買一整扇的話也要15元。說到排骨,有紅燒排骨、糖醋排骨、排骨湯、干炸排骨等等美食,吃貨們肯定已經流口水了。
吃排骨,大家肯定都是喜歡吃肉多的,啃起來過癮呀,但並不是所有的排骨都肉多,有些排骨肉少得可憐,但價錢卻和肉多的一樣,感覺挺虧的。排骨比肉貴,要是多帶點肉,不是可以多賣錢嗎?為什麼肉販子不怎麼做呢?
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肉販子不給排骨多帶點肉,自然是有原因的。買排骨,挑「肉多」的還是「肉少」的?肉販子說出實情,別再買錯了,建議大家了解一下。
排骨挑「肉多」的還是「肉少」的?
大家在買排骨時,除了要關注肉多肉少,還要關注「新鮮度」,畢竟新鮮的才好吃呀。什麼樣的排骨才新鮮呢?主要看下面這3點:
顏色
新鮮的豬肉是鮮紅色,冷鮮肉是粉紅色,排骨也是一樣。由於脂肪的關係,豬肉表面看起來油光光的,很有光澤。脂肪呈現出潔白的顏色,如果發黃了說明在空氣中暴露過長時間,已經被氧化了,不是很新鮮。
要是肉的顏色比較暗,沒有光澤,一定不要買。要是肉的顏色發白,那是因為冷凍的太久了,失去了水分,這樣的肉吃起來很柴,一點也不香。
異味
新鮮的肉類都有一股肉香味,幾乎沒什麼腥味。如果聞到有異味,比如酸味,腐臭味,說明肉已經變質了。也有些肉會有一些刺激性氣味,可能是被用化學劑處理過,比如漂白、殺菌等,也不能買。
發粘
新鮮肉肉質緊實,表面光滑,用手按壓後可以馬上恢復,因為水分比較充足。要是肉看起來軟塌塌了,用手按了後出現一個無法恢復的坑,說明不新鮮。另外,要是表面摸起來發粘,那是已經滋生了細菌,白送也不能要,吃了會拉肚子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排骨比較硬,大家平時都會讓肉販子幫忙剁一下,這裡面有「貓膩」哦。在剁排骨時,肉販子可能會偷偷藏起來幾塊,這樣我們拿到的排骨就少了。就算是剁好了再稱重,肉販子也可能摻雜一些不新鮮的肉,怎麼都吃虧。
最保險的做法是,挑好後讓肉販子剁,全程盯著防止動手腳,然後再稱重。現在大家知道了吧,買排骨並不是肉越多越好,挑肉量適中、新鮮的才是最好的。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好吃的排骨做法,每次端上桌全家人都搶著吃,殘留在手指上的湯汁也不忘舔一舔,太香了。
【紅燒排骨】
準備排骨、生抽、料酒、老抽、冰糖、啤酒、熟白芝麻、蔥姜、干辣椒、食用油。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用,請給我收藏、點贊、評論、轉發、關注,讓更多的人看到,讓大家一起學習,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