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六個女兒中,最大的贏家就是老二何家文。
何老太太一直稱她為家裡「最大的王牌」。
她是何家所有人眼裡最完美的女孩。
何家文雖然在家裡排老二,但是一直不爭不搶。
前面有事時候,大姐何家麗在前面衝鋒陷陣,自己只需要緊緊跟著大姐就行了。
原著中,這樣形容何家文,最漂亮,最聰明。
作為家裡的老大,何家麗把家裡的重擔都硬扛在了自己的身上,雖然何家文是老二,但是並沒有吃多大的苦。
很多時候,因為何家麗的奉獻,她都間接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家裡的東西,都是先從老大開始的,何家文不爭不搶就順位接受了大姐的好處。
這也是何家藝為何一直嚷嚷著,二姐是家裡最會賺便宜的人。
面對何家藝的挑釁,何家文從不爭辯,永遠是以不變來應萬變。
關於未來,她的每一步都計劃好了。
她不要帥的男人,也不要錢多的男人,就選對自己的好的男人,自己看對眼的男人。
陳衛國就是這樣入了她的眼。
一、最大的王牌 何家文一生最主動的事情,就是自己選擇了丈夫。
在糧食局系統的職工運動大會上,觀賽的何家文一眼就看上了打籃球的陳衛國。
她特意跟坐在旁邊的大姐,打聽陳衛國的信息。
恰好這位大姐就是陳衛國大姐的鄰居,看見何家文以如此中意的目光看著陳衛國,便覺得兩個人可以撮合一下。
陳衛國打完球後,大姐特意把陳衛國叫到身邊,介紹何家文給陳衛國認識。
何家文可是澱粉廠的廠花。
陳衛國一眼就迷上了何家文。
這時候,其實何家文已經認定了陳衛國,但就是不說破,後續也不主動。
原著中有這樣一句話:
「過程不能省,這關係到未來她在家庭中的地位。」
不得不說,何家文才是最清醒的人也是段位最高的人。
她懂得拿捏人心,更懂得拿捏男人的心。
從主動示愛,到漸漸的拿捏陳衛國主動,最後先讓陳衛國表白,何家文每一步都計劃得完美無缺。
她看似被動,實則主動。
何常勝夫婦這邊還不知道何家文戀愛的事情,另一邊陳衛國已經給家裡攤牌,盼望母親快點去說親了。
何家文確實沒有缺點。
陳衛國的大姐跟何家文廠的那個大姐是鄰居,不可能不打聽何家文的為人。
通過陳老太太的誠意來看,何家文確實是一個好兒媳婦。
在去何家之前,陳老太太都沒有見過何家文,但是她就是拿著家裡兩個祖傳的玉鐲去了。
陳老太太當即把玉鐲給了何家,也就是相當於先定下了這麼婚事。
這是對何家的尊敬,也是給何家文的體面。
這段婚姻,明明是何家文先動的心,可是後來步步都是陳衛國主動。
何家文成了陳老太太最滿意的兒媳婦。
二、陳老太太的偏心 陳衛國上頭有一個哥哥,也結婚十多年了,但是一直沒有孩子。
陳老太太也不滿意大兒媳婦,但是拗不過大兒子,被迫承認了這個兒媳婦。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原著中這樣解釋道:
「當初找她,我就不同意,哪能找會計,算帳那麼精,算盤都打到家裡來了,她給我買過一件像樣的東西嗎?
陳老太太覺得陶憶敏是會計,便不喜歡她。
其實這不是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是陶憶敏是上過大學的,有自己的清高。
她不會說軟化,也不會討好陳老太太,加上一直沒有孩子,與陳老太太的關係越來越差。
何家文進門後,陳老太太把所有的偏愛都給了何家文。
之前老大結婚時候,什麼也沒有。
陳衛國和何家文的婚姻,陳老太太準備家具,彩禮,應由具有。
這麼多年,陶憶敏一直拿捏陳老太太,因此陳衛國沒有結婚,老太太讓他倆包養兩個孩子。
但是夫婦倆每次答應,最後會以各種辦法反悔。
陶憶敏看似聰明,實則自找麻煩。
原著中,陳衛國和何家文結婚後,老大陳克思和陶憶敏開始著急,想要領養孩子。
於是陳老太太便提出了這三條禁令。
「一不許抱男孩,二抱女孩不許抱她娘家的,三抱了我不帶。」
婚後飯桌上,陳克思提出讓陳衛國夫婦倆多生幾個孩子,給他個養。
何家文聽後,內心是很惱怒的,可是桌面上沒有任何的不快,依舊笑著吃完了飯。
與其他人相比,何家文更能擔待人。
當然命運也是很眷顧她的。
婚後,陳衛國和何家文在蜜月旅行的途中,何家文就懷孕了。
回到家之後,陳老太太就更喜歡何家文了。
何家文最大的優點,就是從來不會當面掛臉子,也不會拂了他人的好意。
與陳老太太相處,她總是順著老太太,說甜話,說軟話,讓老太太對她倍加喜歡。
反觀陶憶敏,直到何家文生了孩子,才跑去老家的親戚那裡領養了一個女孩。
什麼樣的母親教出什麼樣的孩子。
陶憶敏總是對陳老太太冷臉,老太太也不親近這個女孩。
因此陳老太太的原因,何家文的兩個姑姐對於何家文也是發自真心地喜歡。
婆媳沒有矛盾,陳衛國也很輕鬆,他一日比一日地寵愛何家文。
寫在最後: 婚姻需要經營,家庭也需要經營。
陳
衛國和何家文這一輩子都沒有紅過臉。
看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女人的幸福,從好好說話開始。會說話的女人,往往決定了一個家的風水好壞。」
何家文是何家情緒最為穩定的人,從不出語傷過任何人,這就註定了她把家庭經營的更加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