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讓生不齣兒子抬不起頭的思想成為何家多年以來的心病。
因為生不齣兒子的事,何常勝三天兩頭被死對頭取笑,每誕下一個女兒,侮辱和嘲笑不絕於耳。
抬不起頭的他盼望著能生個兒子揚眉吐氣。
劉美心看在眼裡,忍受一次又一次疼痛,只為能給何家誕下根,傳宗接代。
在他們眼裡傳宗接代是大事,但何文氏卻沒有因為生女不開心,對每個孫女的到來發自內心歡喜。
劉美心誕下六個女兒,何文氏盡心盡力,一起照顧孩子,忙前忙後,沒有怨言。
何佳麗是家中長女,從小開始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父親和母親嘴邊常念叨的「女不如男」深深影響力她的人生。
何家麗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努力用行動打破成見。
家庭環境培養她從小獨立自強的性格,小小年紀擔起小大人責任,跟何文氏學習操持屋裡的事。
一直到後來何常勝走了,她接班父親,照顧母親奶奶和妹妹,一邊賺錢養家,一邊解決屋裡屋外的事。
劉美心是那個時代的「生產工具」,承擔延續香火的重擔,生不齣兒子成了她一輩子的遺憾。
何家的頂樑柱走了,何家麗三人撐起一個家,她們的付出讓家裡小妹的生活有依靠。
時代洪流裹挾中,三個女性的女性不同人生在時間裡流逝,他們的都有自身的不得已和不得不為之,責任和任務壓在肩上。
傳統思想束縛之下,女性一生為家而活,一輩子操心兒女的生活,活成一個合格的長輩,卻失去成為自己的自由。
作為母親要照顧孩子,作為一個女人要生兒育女,作為大姐要守護妹妹,身份束縛了他們的自由,限制她們的步伐,從此在「家」生根發芽,卻無法走向更遙遠的遠方。
老舊思想千百年流傳至今,即便在新時代新思潮歷經一遍遍沖刷,那些束縛自由的道德標準規則依然被套用在女性身上。
重男輕女、傳宗接代、催婚成家、男主外女主內等現象始終被拿來限制一個人追尋自我,衝破原生家庭牢籠的枷鎖。
真實深入社會熱點話題,激起情緒共鳴,引起反思,探索更為和諧、團結的相處之道和生存之道。
劇中沒有「大女主」,刻畫的是平凡生活真實女性群像。
成年後的五姐妹分別遇上喜歡的人,步入婚姻,邁入新的人生旅程。
新的人生起起伏伏,充滿挑戰,時而在幸福中享受快樂,時而在生活里背負新使命。
何文氏和顏悅色,是一個合格的母親和奶奶。
兒媳婦跟兒子吵架了,她會從中調和,理解每個人的心情和想法。
何常勝盼望劉美心能生個兒子,進產房之前高高興興,滿懷期待,聽到是女孩,失望之情難掩。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