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甦。中醫講究「天人相應」,認為春季是肝氣生髮的季節,而肝木克脾土,此時若不注重調養,容易出現脾胃虛弱、肝火旺盛等問題。民間素有「春食甘,病不沾」的智慧,這裡的「甘」並非指甜膩的糖類,而是天然帶有甘甜之味的食材。它們能補益脾胃、調和肝氣,幫助身體順應春日的生髮之氣。今天便為大家推薦4種應季甘味食材,並附上家常菜譜,助您滋肝健脾,安穩度春。
一、山藥:綿軟溫潤,健脾養胃
山藥被譽為「神仙之食」,其性平味甘,既能補脾肺之氣,又能滋腎益精,尤其適合春季調理虛弱的脾胃。山藥中的黏液蛋白還能保護胃黏膜,緩解春燥帶來的不適。
推薦食譜:山藥高粱米粥
食材:山藥200克、高粱米80克、紅棗6顆、枸杞10克、清水適量。
做法如下:
1. 高粱米提前浸泡2小時,山藥去皮切滾刀塊,紅棗去核;
2. 鍋中加水燒開,放入高粱米煮至半熟,加入山藥、紅棗轉小火慢熬30分鐘;
3. 出鍋前撒入枸杞,燜5分鐘即可。
小貼士:高粱米富含膳食纖維,搭配山藥更助消化。此粥綿滑甘香,晨起一碗暖胃又提神。
二、胡蘿蔔:清甜明目,護肝潤腸
胡蘿蔔的甘甜源於豐富的胡蘿蔔素和果膠,既能養肝明目,又能促進腸道蠕動。春季風大幹燥,常吃胡蘿蔔可緩解眼睛乾澀、皮膚粗糙等問題。
推薦食譜:胡蘿蔔片炒肉
食材:胡蘿蔔1根、豬裡脊肉150克、蒜末少許、生抽1勺、澱粉半勺、鹽適量。
具體做法:
1. 胡蘿蔔切菱形薄片,豬肉切片後用生抽、澱粉腌制10分鐘;
2. 熱鍋涼油爆香蒜末,下肉片快速翻炒至變色;
3. 加入胡蘿蔔片,大火翻炒至微軟,加鹽調味即可出鍋。
風味點睛:胡蘿蔔片切得稍薄更易吸收肉香,脆嫩中帶一絲回甘,搭配米飯格外下飯。
三、青蘿蔔:清爽解膩,順氣消食
青蘿蔔性涼味辛甘,有「蔬中利氣丹」之稱,尤其適合春季肝鬱氣滯導致的腹脹、食欲不振。其辛辣成分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排出冬季積攢的濁氣。
推薦食譜:青蘿蔔炒大蝦
食材:青蘿蔔半根、鮮蝦200克、薑絲5克、料酒1勺、白鬍椒粉少許。
詳細做法:
1. 青蘿蔔切細絲,鮮蝦去殼開背去蝦線;
2. 鍋中熱油,爆香薑絲後下蝦仁炒至變色,淋入料酒去腥;
3. 加入蘿蔔絲翻炒至透明,撒白鬍椒粉提鮮即可。
搭配巧思:青蘿蔔的清爽中和了蝦的鮮甜,口感層次豐富,低脂高蛋白,春日減脂餐優選。
四、紅薯:香甜綿密,補虛強體
紅薯是典型的「甘味」粗糧,富含膳食纖維和β-胡蘿蔔素,既能補中益氣,又能潤腸通便。春季乍暖還寒時,吃紅薯可溫補陽氣,增強抵抗力。
推薦食譜:芝士焗紅薯
食材:紅薯2個、馬蘇里拉芝士50克、牛奶20毫升、黃油10克、白糖少許(可選)。
步驟做法:
1. 紅薯蒸熟後對半切開,去皮,挖成紅薯泥;
2. 薯泥趁熱加入牛奶、黃油拌勻,重新填回紅薯皮中;
3. 表面鋪滿芝士碎,烤箱180℃烤15分鐘至芝士金黃焦香。
口感秘訣:芝士的奶香與紅薯的甜糯完美融合,趁熱拉絲,是一道治癒系的春日小食。
順應天時,以食養春
春季飲食講究「少酸多甘」,這4種甘味食材不僅順應自然規律,更能通過家常烹飪煥發美味。每一口都是對身體的溫柔呵護。這個春天,不妨讓餐桌多些「甘味」,調和肝脾,吃出健康好氣色!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