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後,這菜使勁吃!一養肝、二護眼、三通便,包餃子吃,真鮮美

2025-02-16

立春過後,東風解凍,蟄蟲始振,天地間漸漸褪去了冬日的凜冽。此時人體陽氣初升,肝氣旺盛,正是疏肝理氣、調和脾胃的關鍵時節。但早春乍暖還寒的氣候,也讓不少人面臨眼睛乾澀、腸胃不暢的困擾。此時田間地頭一簇簇破土而出的薺菜,恰似自然饋贈的養生良藥——青翠的葉片藏著清肝明目的秘密,細嫩的根莖帶著潤腸通便的魔力,更以獨特的清香為春日餐桌增添野趣。

這株十字花科的野菜看似平凡,實則蘊含驚人的營養密度。每100克鮮薺菜含維生素A高達432微克,相當於每日推薦攝入量的54%,其β-胡蘿蔔素在體內轉化後,能有效緩解春日眼睛乾澀;豐富的膳食纖維(1.7克/100克)與乙醯膽鹼協同作用,如同給腸道裝上潤滑劑;更含有薺菜酸這種獨有成分,能促進肝細胞再生。明代《救荒本草》早有記載:"薺菜三月采,作羹甚益人",而今現代營養學驗證,其維生素C含量甚至是柑橘的2倍。

食譜一:薺菜豬肉餡水餃(經典版)

食材準備(2-3人份):薺菜300g(焯水後擠干),豬前腿肉200g(肥瘦3:7),蔥白末15g、薑末5g,花椒水50ml(10粒花椒+熱水浸泡),中筋麵粉300g、溫水150ml

調料:生抽15ml、蚝油10ml、芝麻油8ml、食用油適量、鹽適量

製作秘籍:

1. 和面醒面:麵粉加溫水揉成光滑麵糰,覆保鮮膜醒發30分鐘,麵筋充分舒展後延展性更佳。

2. 處理薺菜:清水加5g鹽浸泡20分鐘去雜質,沸水焯15秒立即過冰水,擠干後剁碎,拌入8ml芝麻油鎖水。

3. 調餡關鍵:豬肉糜分三次打入花椒水,順時針攪拌至膠質狀,加入生抽、蚝油腌制15分鐘,最後加入薺菜碎,加入適量食用油,拌勻。

4. 包制手法:麵糰搓條切劑子(8g/個),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圓皮,填入餡料後對摺捏合,拇指食指配合推褶,形成月牙狀。

5. 煮制火候:水沸後下餃子,點三次冷水,待餃子浮起呈透明狀即可。

花椒水既去腥又增香,與芝麻油形成復合香氣。豬前腿肉保持適度油脂,與薺菜的粗纖維完美中和,入口鮮嫩多汁,咀嚼間野菜清香層層綻放。

食譜二:薺菜韭菜雞蛋蝦仁蒸餃(春日限定版)

食材準備:薺菜200g、韭菜100g,雞蛋2個、蝦仁150g(去蝦線),澄粉100g+木薯澱粉50g(開水120ml燙麵),調料:白灼汁10ml、魚露5ml、糖3g、豬油10g

製作精髓:

1. 水晶皮製作:混合粉類後沖入沸水快速攪拌,加蓋燜5分鐘,趁熱揉入豬油至麵糰光滑有彈性。

2. 餡料交響:雞蛋炒至嫩滑剁碎,蝦仁切丁用1g鹽、3ml料酒抓腌,薺菜韭菜切末拌入5ml香油,所有食材混合,加白灼汁、魚露、糖調味

3. 蒸製工藝:麵糰擀成透光薄皮,包入餡料捏成麥穗褶,墊胡蘿蔔片蒸8分鐘,關火燜2分鐘。

澄粉皮晶瑩剔透,咬破瞬間迸發三重鮮味——蝦仁的海洋氣息、韭菜的辛香、薺菜的清甜在舌尖纏繞。蒸製工藝最大程度保留營養素,特別適合老人與控脂人群。

二、食養之道:一葷一素的養生智慧

豬肉薺菜餃如同春日大地般敦厚溫暖,動物蛋白與植物纖維的黃金配比(1:1.5),既能補充優質蛋白,又可促進腸道蠕動。而蒸餃版本則是低脂高蛋白的典範,蝦仁提供易吸收的鋅元素(每100g含2.3mg),搭配韭菜中的硫化物,形成天然的"養肝組合"。

兩款餃子恰似陰陽調和,水餃適合作為家庭主食,飽腹感強;蒸餃則可作下午茶點,搭配一壺茉莉花茶,讓薺菜中的維生素A(視黃醇當量)在脂溶性環境中更好吸收。趁著薺菜最鮮嫩的時節(2-4月),採擷這轉瞬即逝的春味,讓身體與自然同頻生長。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


相关文章

  • 鬆軟玉米餅(零添加劑)
  • 一次成功!抹茶奧利奧大福 有顏有料超好吃!
  • 一次成功!抹茶奧利奧大福 有顏有料超好吃!
  • 鬆軟玉米餅(零添加劑)
  • 吃過最好吃的香菇菜包
  • 吃不膩的抹茶奶酥吐司,私房必備爆款
  • ㊙️不塌不裂紙杯戚風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