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質量的提升,使得高熱量食物越發常見。當人們攝入的熱量超過身體的消耗,脂肪便開始堆積。這就如同天平失衡,過多的熱量攝入無法被有效消耗,只能轉化為脂肪儲存於體內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食物經消化吸收後,為身體正常運作提供能量。
可一旦熱量攝入過剩,麻煩就來了。身體會將多餘能量轉化為甘油三酯,存儲在脂肪細胞中。
這一過程猶如不停裝填的容器,脂肪細胞因甘油三酯的增多而逐漸膨脹。成年人的脂肪細胞數量通常穩定在約 300 億個,體重的增加主要源於脂肪細胞體積的擴大。在有限空間內,持續合成的甘油三酯不斷撐大脂肪細胞,導致體型日漸臃腫。
人體脂肪分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皮下脂肪較易察覺,用手捏皮膚時可感受到;而內臟脂肪藏於體內,肉眼無法直接看見。
不少人在肆意吃喝後,可能並未察覺到內臟已堆積過多脂肪。
減肥的實質並非單純減輕體重數值,而是減少頑固脂肪,使脂肪細胞縮小,以達健康體型。要達成這一目標,需找到有效排出體內脂肪的方法
有人覺得,靠不吃東西、忍受飢餓能減掉多餘脂肪。但實際並非如此。
雖說持續飢餓能促使脂肪分解,可這種方法弊端不少。身體長期處於飢餓狀態,會導致營養不足,影響正常功能。
而且,飢餓時身體分泌的瘦素會使食慾更旺盛,讓人易陷入暴飲暴食的惡性循環。事實上,當身體開始消耗脂肪時,會將其分解為脂肪酸和甘油。這些物質隨後進入血液循環,最終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
其中,84%通過呼吸排出,16%通過汗液和尿液排出。所以,只有採取合理科學的減肥方法,如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才能真正實現減肥目標,擁有健康身體和理想體型。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