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堅果作為營養佳品備受關注,核桃更是其中的熱門之選。然而,核桃的食用並非毫無講究,其中蘊含著不少學問
張大爺本過著閒適的退休生活,常在陽台上悠然自得地消磨時光。那日,他如往常般坐在陽台上,手中握著心愛的核桃,正欲敲開品嘗,意外卻毫無徵兆地降臨。
張大爺突感眼前發黑,雙腿無力,緊接著便重重摔倒在地。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家人惶恐不安,他們火速將張大爺送往醫院。
經醫生細緻檢查與詢問,張大爺暈倒的緣由被確定為高血脂。這一結果讓張大爺及其家人滿心疑惑,畢竟在他們的觀念里,核桃是有益大腦的健康食品,而且膳食指南也提議老人可適當食用一些堅果
那麼,60歲以上的人究竟能否食用核桃呢?答案是可以適量食用。核桃作為營養豐富的堅果,價值頗高。
2021年,《循環》雜誌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健康的老年人若在兩年內每日食用30 - 60克核桃,能夠有效降低壞膽固醇水平,提升低密度脂蛋白顆粒的質量,從而降低動脈硬化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2020年《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中的一項針對700多名老年人的追蹤調查發現,每日食用30 - 60克核桃的老年人,其炎症狀況會顯著減輕,這對心血管健康的改善、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降低大有裨益。
但需注意的是,核桃的能量與脂肪含量較高,若過量食用,易導致能量過剩,可能引發肥胖或對血管健康產生不利影響。《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周食用50 - 70克堅果,約為每日10克。
倘若核桃等堅果攝入過多,飲食中應適當減少烹調油的使用,或者用核桃替代部分牛肉、豬肉,以多不飽和脂肪酸替換飽和脂肪酸,以此降低冠心病的風險。
核桃是否真能「補腦」呢?2023年,《柳葉刀》刊載了一項為期六個月的隨機對照營養干預試驗。該試驗以942名11至16歲的中學生為研究對象,經篩選後,最終771名青少年參與其中。
研究人員將他們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不進行任何干預,實驗組則被要求每天食用30克核桃。經過六個月的觀察,研究人員發現有133名參與者食用核桃的時間超過100天。
結果表明,這部分青少年的紅細胞α - 亞麻酸水平稍有上升,注意力也有所提高,在注意缺陷多動症的青少年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他們在課堂上的專注力、記憶力、知覺和推理能力均有所增強。研究人員認為,持續六個月食用核桃對補腦確實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每周食用超過10個核桃可能有助於改善多動症症狀、持續注意力和流體智力,但對青少年大腦發育的影響並非特別顯著。
核桃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對大腦健康有益,特別是其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α - 亞麻酸,能夠轉化為對大腦有益的DHA。
此外,核桃作為營養豐富的堅果,適量食用對中老年人和青少年均有諸多積極的健康益處。除了補腦作用外,常吃核桃還能帶來其他好處
就促進腸道健康而言,《營養學雜誌》曾開展過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對42名BMI超過24的30至65歲超重者進行了為期六周的隨機分組試驗。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結果顯示,食用全核桃的參與者腸道內的益生菌數量明顯增加,而對照組的變化則不顯著。這意味著核桃能夠有效促進腸道內益生菌的生長,進而改善腸道健康。
在降低糖尿病風險方面,一項調查研究發現,女性每月食用1至3次核桃、每周至少食用一次或每周至少食用兩次核桃的情況下,2型糖尿病的風險分別降低了4%、13%和24%。這是由於核桃中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減輕胰島素抵抗,從而降低糖尿病的發生幾率。在延緩衰老方面,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對93340名成年人進行了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結果表明,食用核桃與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呈負相關。這是因為核桃中的多酚具有強大的抗氧化特性,能夠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進而有助於延緩衰老。
此外,2024年11月18日,《Age and Ageing》期刊上發表的一項來自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研究顯示,經過四年的跟蹤調查,發現與不吃堅果的人相比,每天食用堅果的人在痴呆、殘疾和死亡的綜合風險上降低了23%。哈佛大學的類似研究也表明,每周食用2至4份核桃的人,其全因死亡率和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率分別降低了13%和4%,預期壽命可延長約一年。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選擇堅果時,我們需要格外留神。有些堅果並不適宜食用,比如有哈喇味的堅果。
由於核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若儲存不當或放置時間過長,就可能變質並產生哈喇味。食用這類堅果可能引發腹瀉,嚴重時甚至會損害肝臟健康。
還有些堅果可能被塗抹了石蠟,某些不良商家為了讓堅果外觀更亮麗,會採取這種手段。若使用的石蠟純度不高,堅果可能會混入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食用後會對健康構成威脅。
此外,霉變的堅果也絕對不能食用,受黃曲黴素污染的堅果會發霉,而黃曲黴素是一種強致癌物,其毒性遠超砒霜。
總之,核桃美味且益處眾多,適合中老年人適量食用。但我們在食用時必須注意控制攝入量,同時要避免食用存在問題的堅果,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享受核桃帶來的健康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