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隨著氣溫逐漸回暖,人體新陳代謝加快,但春季氣候多變,乍暖還寒間也容易讓人感到疲倦、濕氣重。中醫講究「春養肝,食當令」,此時飲食應以清淡、疏肝、祛濕為主。蘿蔔白菜雖好,卻略顯單調,不妨將目光轉向春季特有的「黃金菜」——它們鮮嫩水靈,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既能喚醒味蕾,又能為身體補充元氣。以下這5種春季限定蔬菜,搭配簡單易學的食譜,助你吃出健康好氣色!
一、豌豆苗:春日的翡翠嫩芽
豌豆苗是豌豆種子萌發的嫩莖葉,質地柔嫩,自帶清甜。它富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和膳食纖維,有助於增強免疫力、促進消化。春食豌豆苗,既能解膩,又能緩解春燥。
推薦食譜:蒜蓉豌豆苗炒蝦皮
食材:豌豆苗300克、蝦皮15克、蒜末10克、鹽2克、白糖1克、食用油適量。
1. 豌豆苗洗凈瀝干,蝦皮用溫水浸泡5分鐘去鹹味;
2. 熱鍋冷油,小火爆香蒜末至微黃,加入蝦皮煸炒出香氣;
3. 轉大火,倒入豌豆苗快速翻炒20秒,加鹽、白糖調味,炒至菜葉稍軟即可出鍋。
小貼士:全程保持大火快炒,避免豌豆苗出水,保留脆嫩口感。
二、菠菜:補鐵養肝的「營養標兵」
菠菜素有「營養模範生」之稱,富含鐵、葉酸、維生素K,尤其適合春季養肝補血。其草酸含量較高,焯水後可去除澀味,更利於鈣質吸收。
推薦食譜:菠菜枸杞豬肝湯
食材:菠菜200克、豬肝150克、枸杞10克、薑片3片、料酒5毫升、鹽3克、澱粉適量、白鬍椒粉少許。
1. 豬肝切片,用清水浸泡20分鐘去血水,加料酒和澱粉抓勻腌漬;菠菜焯水30秒撈出切段,枸杞溫水泡發;
2. 鍋中加清水燒開,放入薑片、豬肝煮至變色,撇去浮沫;
3. 加入菠菜、枸杞煮2分鐘,最後加鹽、胡椒粉調味即可。
小貼士:豬肝不宜久煮,否則口感變硬,以煮至粉紅色為佳。
三、薺菜:野菜中的「護眼高手」
薺菜是春季野菜的代表,氣味清香,富含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對緩解春季眼睛乾澀尤為有效。民間素有「三月三,薺菜賽仙丹」之說。
推薦食譜:薺菜炒雞蛋
食材:薺菜200克、雞蛋3個、鹽2克、香油3毫升、食用油適量。
1. 薺菜洗凈焯水1分鐘,擠干水分切碎;
2. 雞蛋打散,加入薺菜碎、鹽、香油攪拌均勻;
3. 熱鍋倒油,倒入蛋液中小火煎至底部定型,翻面炒散成塊即可。
小貼士:薺菜焯水後擠干水分,可避免炒制時出水影響口感。
四、菜苔:脆嫩清甜的「刮油能手」
菜苔是油菜的嫩莖,口感爽脆,富含植物纖維和鈣質,能促進腸道蠕動,特別適合春季解膩。紅菜苔色彩艷麗,白菜苔清甜多汁,皆可入饌。
推薦食譜:蔥油菜苔
食材:菜苔400克、香蔥2根、蒸魚豉油15毫升、食用油20毫升。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1. 菜苔洗凈切段,沸水中加少許鹽、油,焯燙1分鐘後撈出擺盤;
2. 香蔥切絲鋪在菜苔上,淋入蒸魚豉油;
3. 鍋中燒熱油至微微冒煙,迅速澆在蔥絲上激出香味。
小貼士:焯水時加鹽和油,可使菜苔顏色更翠綠。
五、韭菜:升發陽氣的「春菜之王」
韭菜性溫味辛,含有硫化物和膳食纖維,能溫補陽氣、促進消化。初春頭茬韭菜最是鮮美,與海鮮搭配尤能提鮮增味。
推薦食譜:韭菜素餡餃子
食材(餡料):韭菜200克、杏鮑菇100克、雞蛋2個、金鉤海米20克、香油10毫升、鹽3克、食用油適量、生抽適量。
1. 韭菜切碎加香油拌勻鎖水,杏鮑菇切丁炒熟,雞蛋炒散,海米泡發切末;
2. 所有食材混合,加鹽、生抽、食用油調味,攪拌均勻;
3. 包入餃子皮,水沸後下鍋煮至浮起,點兩次冷水即可撈出。
小貼士:韭菜先用油拌可防止出水,海米泡發後保留泡發水可替代味精提鮮。
春食「黃金菜」,吃的不僅是時令之鮮,更是順應自然的養生智慧。這5道食譜兼顧家常與創意,操作簡單卻風味十足。趁著春光正好,讓餐桌換上春裝,用一口鮮嫩喚醒沉睡的味蕾吧!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本文由「秀廚娘」原創,文章和圖片均有版權,未經允許,請勿抄襲、刪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