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與影:33號遠征隊》人物刻畫和結局分析

9小时前

《光與影33號遠征隊》在劇情方面非常的獨特新穎,那麼遊戲內各個角色的形象刻畫到底如何呢,下面請看「fffnod123」帶來的《光與影33號遠征隊》人物刻畫和結局分析,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個人玩完光與影還是很喜歡的,後面到網上看了一下大家的評價,沒有想到還是有挺多人是不適應這個劇情的,我比較認可的一個說法是,這遊戲一開始的敘事和最後劇情走向不一致,導致背刺了玩家的情感。我可以理解一些代入感強的人玩這個遊戲肯定會有不適,但33號遠征隊本來就不是一個迎合大眾口味的一款遊戲,更多的是主創團隊對家庭、人生的意義、現實的殘酷,內心傷痛的個人理解。所以我覺得33號遠征隊充分體現了獨立團隊的特點。

我想成熟的商業團隊很難通過將占據將近1/3遊戲時間的前期主角直接掛掉這麼高風險的操作。類似the Last Of Us 2裡面的喬爾(但喬爾其實已經不能算是2代的主角,並且他是一開頭沒多久就下線的),但由於遊戲1代喬爾太成功,所以2代喬爾的死也被很多人所不能接受,被認為是遊戲製作組對玩家的背叛。但33號遠征隊其實在大多數國外玩家中的口碑還是很不錯的,和the last of us 2當時的全球的風波完全不一樣,所以我覺得33號遠征隊的劇情還是合理自洽的。只是因為主創的選擇,導致這不是一個傳統的王道故事,而中國玩家實際上是更吃王道劇情這一類的,所以在第三幕才無法接受遊戲的劇情,感覺被背刺。

但如果拋開代入感這個問題,我覺得33號遠征隊的劇情我還是很滿意的,如果做成電影或者寫成小說,這種第三人稱視角的形式,可能劇情能夠被更多的人接受吧。

我玩這個遊戲對裡面感觸最深的居然是雷諾瓦,這可能是我也是一個父親的關係(話說這個遊戲的劇情明顯更成人向,所以目標玩家的錯位也導致這款遊戲口碑在中國不佳的原因之一吧)。話說真遇到這種情況還有什麼更好的選擇嗎?當然有人也提到為什麼大家都要這麼極端,各退一步不就可以了?我想說的是,這種兩難的抉擇正是遊戲希望塑造的一個主題,如果說人們可以很容易離開畫界,那麼這個遊戲的邏輯一開始就不成立。

從遊戲可以知道,畫界對畫師有著強烈的吸引力,雷諾瓦曾經也深陷畫界,是阿莉涅拯救了他。因此我們不能簡單的將離開畫界想像得過於簡單,你可以理解為一種極易成癮的致幻劑,服用者可以通過它看到任何自己想看到的事物。而在失去自己的兒子後,連最厲害的繪師首領也因為傷痛陷入畫境不可自拔,雷諾瓦不得已只能想方設法毀掉這幅畫,從而造成一開始遊戲抹殺的設定。所以從遊戲根基的設定上說,就不會有什麼中間選項。雙方為了自己的希望,必須傷害另一方的利益,沒有什麼兩全其美的做法。

遊戲裡面有些地方的確可以做得更好,例如有人提到瑪埃爾在得知維爾索本來可以救古斯塔夫時的處理過於平淡,但是總體上我覺得各個人物的塑造還是很成功的。呂涅應該是遊戲裡面最理智的人了,為了任務可以付出一切。

在得知維爾索欺騙了她們的時候,她的反應也是最真實的,最後維爾索的結局呂涅那最後的表情,以及茫然的坐在地上我覺得演繹的很不錯,也很符合呂涅的個人設定,呂涅一定不會原諒維爾索,這相當於維爾索再次辜負了她的期盼(還好我走的是熙艾爾路線....),呂涅作為畫中人的代表,一直為了維護自己的世界而努力,然而再最終的結局看到一切都已終結,最後那充滿絕望、麻木的一望,實在是很好的詮釋了她當時的心情。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同樣在維爾索的結局,熙艾爾最終和維爾索進行了道別,實際上從整個遊戲看熙艾爾是對死亡看得最豁達的,無論是一開始她以為大家全軍覆沒後,在刷頭精角斗場的表演,古斯塔夫死亡後她安慰呂涅,以及得知自己是畫中人時對死亡的另一種看法,可能在她曾經想通過游泳自殺未遂後,就徹底看開了吧。她一直用著真實的自己面對這個世界,也正因如此,在攻打千面的時候,只有她不受影響。同時她也是富有極大的同理心,在維爾索苦惱於直接欺騙了大家而不知道怎麼開口的時候,熙艾爾安慰他說如果她可以復活自己的丈夫,她一樣會犧牲掉維爾索。

最後和雷諾瓦戰鬥的時候,維爾索看到母親因為長期呆在畫界而痛苦的畫面受到極大的衝擊,熙艾爾也是第一時間上去扶著維爾索。所以最後維爾索覺得毀掉畫界的時候,我相信熙艾爾一定是理解維爾索,所以才走出了畫界和維爾索做了最後的道別。

最後再談談瑪埃爾和維爾索的結局。就如很多人分析的一樣,從根本上來講,瑪埃爾和維爾索其實都是自私的人,相對來說我覺得遊戲製作者應該是偏向維爾索結局的。我第一次選擇也是維爾索結局,我看到有好多人都認為官方結局,或者說正式結局應該是瑪埃爾的結局,不然前面兩章就沒有意義了,其實我覺得這還是帶著普通王道遊戲,主角拯救世界這種傳統RPG的視角在看待遊戲。

畫界裡面的人們為了生存努力的戰鬥過,我們也一路見證了那麼多的遠征隊前仆後繼,怎麼能說沒有意義呢。就像不是所有的電影、小說都會是Happy Ending,那麼是不是所有壞結局的電影和小說就不值得一看呢?對於最後結局而導致遊戲背刺玩家我能夠想到的是一款古老的RPG《守護者之劍2》,當我看到最後的結局時心理可是比33號遠征隊的結局還要鬱悶100倍,可以說就背刺程度來說33號遠征隊只能是小兒科。

維爾索結局的處理我覺得還是很到位的,維爾索本來就是一個複雜的人,他和33號小隊的其他人的羈絆在遊戲里其實也有所表現,例如寧可忍受一分為二的痛苦也要給大家打氣的做法。

維爾索一開始的目的就是為了拯救母親,雖然這會導致畫界包括他自己的死亡。但是在瑪埃爾抹煞阿莉西亞時,維爾索的反應,可以看到他實際上對於阿莉西亞的死亡,以及自己的死亡還是有著迷茫的。在打敗繪母,大抹煞開始的時候,維爾索看著自己的雙手不斷消失,心中肯定也是有著對於死亡的不安,在瑪埃爾恢復了他後,說帶他去找他們的父親,他也是患得患失的樣子,希望能有兩全的方法,經過近距離的接觸死亡,這時本能的對於生命的渴望又占據了上風,因此也幫助大家一起去打造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遠征隊,在休息的時候也會和大家暢想美好的未來(可惜和熙艾爾是最後一次了...Orz),但是在最終決戰看到現實母親那痛苦的畫面,以及畫界外那一直繪畫無法停下來的小維爾索,這時他才又重新下定決心要毀掉整個畫界,就如他和瑪埃爾所說的那樣,瑪埃爾肯定是無法達成她和父親的約定,所以只有靠他才能解放整個家庭的悲痛,即使是以自己和畫界中所有人的生命為代價。

最後在尾聲中,雖然瑪埃爾只是拿著個娃娃站在墓碑前,看著33號遠征隊的身影消失,雖然是被迫的,但是終於還是走出了這一步,維爾索曾經說過父親是最寵瑪埃爾的,父親繪畫的泰坦也是希望瑪埃爾能夠展翅高飛,並且瑪埃爾也有著她自己繪畫的天賦,最後那一幕可以認為是瑪埃爾終於走出了(雖然是被迫的)曾經的美好夢境,原來的世界已經離她而去,後面將要作為阿莉西亞面對雖然有著缺陷但真實的未來(相比之下在畫界的結局是沒有未來的)。最後的標題用一生去愛,可以理解為維爾索他用盡了自己的一生愛他的家人們,現實中他用生命拯救了妹妹,畫界中他仍然是用自己的生命+畫界中所有的生命拯救了妹妹和母親,所以說維爾索是自私的也完全正確。同時也可以理解為,因為經過了兩次維爾索犧牲自己的生命拯救自己,瑪埃爾終於決定作為阿莉西亞直面自己殘缺的現狀,用自己的一生去愛上這個殘缺的自己,並走向新的未來。

瑪埃爾的結局我覺得就純純是一個悲劇,其實第三幕已經表現得很明顯,在獲得阿莉西亞記憶後,仍然稱呼自己瑪埃爾,以及最後和維爾索對峙時的對話,只有在畫界中她才是生活著,而在現實世界中她只是存在著,相當於是行屍走肉。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從瑪埃爾經歷來看有這樣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所以33號遠征隊的精妙之處在於,裡面的所有人的動機都是說得通的,並不是強行製造矛盾或者降智,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合理性。所有事情不都是非黑即白的,其實在最後雷諾瓦、維爾索包括瑪埃爾自己都知道,她是不會離開這個畫界的,現實世界對這個少女實在是太過於殘酷。

雷諾瓦最後離開,說是會把燈留著等她回來,其實只是學會了放棄(畢竟是被我們打敗了啊....)最後的結局用一生繪畫,其實一開始大家去音樂會入場時我就已經感到不安了,大家像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似的說說笑笑入場,原來失去的人也復活了,大家看是很幸福,但瑪埃爾總是環顧四周,看著這些她熟悉的人的笑臉似乎總是在確認什麼,一切都好....這不僅讓我設想瑪埃爾是不是在使用她的能力扭曲了畫界的所有人,他們還知道曾經有過遠征隊奮不顧身的為生存而戰鬥嗎?他們還知道這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而只是繪師創造的一個畫界嗎?最終瑪埃爾那充滿顏料的臉和老年維爾索那沉默的表情只是這個不和諧畫面中的又一個佐證而已。

用一生去繪,即使是短暫的一生,但對於瑪埃爾來說,可能這也是她唯一的救贖,希望自己能夠以一個正常人的方式,和曾經的朋友們一起說笑,生活。即使是以違背自己哥哥自身的意願,即使是強行改變其他人的意識,即使是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

更多相關內容請關註:光與影:33號遠征隊專區

責任編輯:鐵板裡脊殲滅者


相关文章

  • 《爐石傳說》遊客灌注德卡組推薦
  • 《爐石傳說》新補水戰卡組代碼分享
  • 《吾今有世家》前期金幣獲取方法
  • 《爐石傳說》雙髒鼠星靈法構築分享
  • 《暗區突圍:無限》全物品分類解析
  • 《暗區突圍:無限》瞄具使用教學
  • 史低來襲僅售120元!《賽博朋克2077》購買指南
  • 《暗區突圍:無限》子彈與護甲機制解析
  • 《暗區突圍:無限》槍械全解析圖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