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位消失的「台灣名嘴」,有人風光不再,也有人悄悄離世,有人自毀前程

2025-06-13     言諾     3006

而自從2013年卸下節目主持人身份之後,李濤就致力於台灣的偏鄉教育,長期為偏鄉孩童教育奔走,在全台灣校巡迴演說,鼓舞老師士氣,並鼓勵多元教學。

他也推出眾多電視節目,發掘偏鄉熱血教師故事,且關懷文教基金會長期認養偏遠地區中小學的清寒學生,並持續補助其獎學金。

李艷秋 《新聞夜總會》

10位消失的「台灣名嘴」,有人風光不再,也有人悄悄離世,有人自毀前程

李艷秋,出生於1957年,原籍河南唐河縣。

早年任職於華視新聞部。

任職華視期間,曾經擔任華視新聞部記者及主播。

在1980年至1996年間,擔任《華視晚間新聞》的主播,在台灣家喻戶曉,與中視的沈春華和台視的李四端並稱老三台當家主播。

李艷秋多次奪得金鐘獎新聞播報獎項。

1981年,李艷秋奪得金鐘獎「最佳電視新聞人員播報獎」。

1993年3月20日晚上,李艷秋獲得金鐘獎「新聞節目主持人獎」,並於領獎時自稱獲得「最佳傀儡獎」;她表示,她希望一位電視主播不但要有自己的主見,也要有自選採訪題材的權利。

由於她接近二十年的新聞主播經驗,也成為TVBS培訓新聞主播的主要導師。

10位消失的「台灣名嘴」,有人風光不再,也有人悄悄離世,有人自毀前程

早期是端莊新聞主播的李艷秋,於1996年正式離開華視,投入TVBS成為談話節目主持人,當中曾主持《顛覆新聞》、《新聞夜總會》等節目。

其中主持了12年8個月的《新聞夜總會》是其代表作。

此節目是最早的台灣新聞談話節目之一,每日會邀請三至四位新聞記者與名嘴至節目中,針對新聞話題來討論。

由於李艷秋本人鮮明的立場,使得本節目被歸類於泛藍節目。

島內許多藍營支持者長期追看李艷秋的節目,而李艷秋也讓他們有抱團取暖的地方,也讓節目長期有著不錯的收視率。

10位消失的「台灣名嘴」,有人風光不再,也有人悄悄離世,有人自毀前程

但是到了節目末期,島內新聞談話性節目的生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著《關鍵時刻》與《新聞龍捲風》的出現,觀眾已經不再喜歡看那些中規中矩的談話節目,而是被這些話題光怪陸離,分不清是綜藝娛樂還是新聞談話的節目迅速吸引。《新聞夜總會》的收視率也一落千丈,大不如前。

就在外界盛傳節目收視不佳馬上會被高層撤換之際,李艷秋也馬上以身體因素為由請辭。

但是讓人唏噓的是,《新聞夜總會》2001年8月20日播出的首集中,來賓竟然就有劉寶傑,如今風水輪流轉,而李艷秋也大度恭喜劉寶傑能有今天這麼好的發展,但是也不無感慨的表示:「是我們堅持原則的媒體人落伍了嗎?」

10位消失的「台灣名嘴」,有人風光不再,也有人悄悄離世,有人自毀前程

李艷秋的丈夫是李濤。

他們從1982年結婚至今,感情一直甜蜜如初,是外人眼中的美眷侶。

他們都是河南老鄉。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