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林曉青,42歲,是個普通的中學語文老師。離婚六年,獨自撫養女兒長大。前夫在五年前車禍去世,雖說我們已經離了婚,但畢竟是孩子的父親,我還是送他最後一程。
日子一天天過去,女兒也上了大學,漸漸懂事了些。母親和閨蜜都勸我重新開始,說一個人太孤單,老了也沒人陪。我不是沒動心過,只是怕再遇人不淑。
直到遇到李建國,他是我同事表姐夫介紹的,51歲,做房地產生意,喪偶多年,兒子已工作。我們接觸了一年多,他對我溫和體貼,節假日帶我旅遊,生病時送藥煲湯,讓我以為,或許真能再擁有一次溫暖的婚姻。
就在婚禮前兩周,我第一次見到了他母親,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穿得體面,妝化得仔細,坐在茶几邊,眼神卻帶著打量。
「曉青啊,」她拿著保溫杯慢慢喝了口水,笑得很和氣,「你屬什麼啊?哪年哪月的?」
我一愣:「李阿姨,您是信命理的嗎?」
「哎呀,不是啦,就是想看看你生日是哪天,老年人嘛,就圖個心安。」
李建國在旁邊笑:「我媽就這點迷信,你別介意。」
我也沒多想,就如實說了:「我1979年11月28號生的,農曆十月十。」
老太太聽完,皺了皺眉,突然站起身:「哎呀,不行,這日子犯我孫子的命!這婚,得緩緩!」
李建國臉一下拉下來:「媽!你在胡說八道什麼呢?」
「我胡說?」老太太瞪眼,「我就一個孫子,我不護著他誰護?你娶她,明年你孫子就沒運了!」
我那一瞬間,腦子轟一下空了。孫子?我和你媽的生辰八字犯沖,所以你們覺得不能娶我?結婚是兩個人的事,不是看我合不合你孫子的八字!
我站起身,臉都僵了:「李建國,你什麼意思?」
李建國滿臉尷尬,低聲說:「我媽就嘴上說說,她老人家年紀大了,你別往心裡去。我們還是按計劃辦婚禮。」
但他沒一句話是對他母親說的,沒有一句是替我說的公道話。
我盯著他的眼睛,看了足足十秒,心一寸寸涼下去。
回到家,我整夜沒睡。回想這一年多,他看似體貼,實則從沒帶我真正融入他的家庭。他的兒子從不出現在我們的聚會中,他的親戚也對我冷冷淡淡,我一直安慰自己再婚嘛,慢慢來。但現在我才明白,他們從來沒真正接納過我。我只不過是個「方便」的對象——能幫忙照顧家,帶孫子,不再生孩子的年紀,不爭遺產的身份。
第二天,我撥通了李建國的電話,語氣平靜卻堅定:「婚禮取消吧,我不嫁了。」
「曉青,你別衝動,我媽不懂事……」
「我不是衝動,我是清醒了。」我打斷他,「我嫁你,不是去接受你一家子的迷信和侮辱。你如果連個態度都拿不出來,那我真沒必要委屈自己。」
他沉默了很久,最後嘆了口氣:「你真決定了?」
「是,我活了四十多年,受得起孤獨,不想再受氣。」
取消婚禮那天,來退訂婚宴的時候,酒店前台姑娘都驚訝地問:「阿姨,是男方出事了嗎?」
我笑著說:「不是,是我長眼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很多人都替我惋惜,覺得年紀這麼大了,好不容易找個人搭伴,怎麼還這麼較真?可我知道,比起搭錯伴,孤獨根本不算什麼。
我重新整理了生活,把婚紗退了,把喜糖送給同事的女兒結婚用,順便自己還旅遊了一趟雲南。在大理的洱海邊,我拍了張照片,發在朋友圈:「寧願一個人喝咖啡,也不去和不懂我的人過日子。」
朋友評論里刷起了:「清醒!」「瀟灑!」「這才是活明白了!」
最暖心的是我女兒打來電話,聲音哽咽卻堅定:「媽,我知道你做對了。你不欠任何人幸福,尤其不是靠委屈換來的那種。」
如今我繼續教書,周末種花、練字、旅行,日子雖不熱鬧,卻安穩乾淨。感情?不是沒想過,只是如果下一個人來,也是為了「合命」,不是合心,那就請他也繞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