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的我,伺候兒子一家三口8年被傷透心後,換來兩個慘痛的教訓

2025-06-13     緣分     4889

二寶出生後,我變得更忙了,不僅要照顧二寶,還得帶著二寶去幼兒園接大寶放學。

每天風裡來雨里去,有時候二寶在嬰兒車裡哭鬧,大寶又在一旁喊著餓,我真是分身乏術,心裡別提多委屈了。

有時候想到是自己的親孫,這些委屈也會選擇默默咽進肚子,覺得這些付出都是應該的。

但是兒媳的態度,卻讓我徹底寒心。她似乎覺得我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從來沒有一句感謝的話,反而還對我百般挑剔和指指點點。

飯菜稍微咸了點,或者孩子衣服沒洗乾淨,她就會甩臉色,冷嘲熱諷。有一次,大寶在幼兒園和小朋友打架了,老師打電話叫家長。

兒媳回來後,不分青紅皂白就沖我發火,說我沒把孩子教育好,我解釋了半天,她根本不聽。

還有一回,二寶生病發燒,我一晚上沒合眼,抱著二寶去醫院,跑上跑下掛號、看病、拿藥。

等回到家,兒媳卻埋怨我沒照顧好二寶,說我怎麼這麼不小心。那一刻,我的心就像被潑了一盆冷水,透心涼。

62歲的我,伺候兒子一家三口8年被傷透心後,換來兩個慘痛的教訓

今年春節,親家也來兒子家過年,這本應是闔家歡樂的日子,但兒媳卻也一點也收斂,讓我直接翻了臉。

當時,我忙前忙後了一下午,準備了一桌子豐盛的年夜飯,想著兩家人熱熱鬧鬧地吃個團圓飯。

可兒媳一上桌,就皺著眉頭,嫌棄這個菜太油膩,那個菜沒味道,還說她父母不吃這個菜,我偏要做。

我心裡雖然不舒服,但還是強忍著沒吭聲。結果,兒媳不知是見我不敢說啥,還是仗著親家兩老都在,越說越過分。

開始數落我平時帶孩子的不是,說孩子性格太內向,都是我慣的。

做完整個年夜飯,我都還沒坐下來吃多少,兒媳就在那說了我一堆不是,這讓我實在忍不住了,就放下碗筷,很嚴肅地和她理論了幾句。

62歲的我,伺候兒子一家三口8年被傷透心後,換來兩個慘痛的教訓

這麼一理論,可不得了,兒媳直接瞪我一眼,然後耍起脾氣來,把筷子一扔,直接回房間,並狠狠地關門。

兒子在一旁看到這樣一幕,卻不站在我這邊,還說我怎麼大過年也跟兒媳置氣,更說我平時就是沒做好等等,親家夫妻倆在一旁也沒吭聲,好像也認為我是個壞婆婆。

當時看著自己受了委屈,還孤立無援的樣子,我的心就徹底涼了。這8年來,我付出了這麼多,換來的卻是這樣的對待。

當晚,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回想著這些年的點點滴滴,眼淚止不住地流。我想,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再委屈自己也不會有好結果。

第二天上午,我趁兒子兒媳還沒起床,簡單收拾了幾件衣服,給兒子留了張紙條說,我回老家了,然後就拖著行李箱離開了。

離開兒子家後,我回到了自己的老房子。起初,心裡空落落的,但慢慢地,我開始重新找回自我。

我報名參加了社區的舞蹈班,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姐妹,每天一起跳舞、聊天。

到現在為止,已經一個人生活快兩個月了,感覺日子過得充實又快樂。回歸自己的生活後,我也終於明白,只有為自己而活,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62歲的我,伺候兒子一家三口8年被傷透心後,換來兩個慘痛的教訓

而經歷了這委屈又辛苦的8年「保姆式生活」,我也換來了兩個教訓:

其一,和子女保持一碗粥的距離很重要

曾經我一心想和兒子一家緊密相連,全方位照顧他們,卻忽略了彼此生活習慣、觀念的差異。就像和兒媳共處一室,作息、飲食喜好不同,日積月累矛盾叢生。往後啊,子女有需求,我會幫忙,但得保持適當距離,彼此都有空間,關係反而更融洽。

其二,不能無條件地為子女付出

過去這8年,我把自己的時間、精力乃至情感,毫無保留地傾注在兒子一家身上,換來的卻是他們的習以為常,不懂感恩。

老話說得好,「一斗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過度付出只會讓子女不珍惜,覺得一切來得太容易。往後,我得先顧好自己,有條件地給予幫助,讓他們知曉我的不易,明白尊重的意義。

希望我的經歷,能給其他老人提個醒,別重蹈我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