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勸70歲以上的老人,賣掉老房子,去兒女家附近租一個房子養老

2025-06-13

真心奉勸70歲以上的老年人,賣掉自己的老房子,然後去兒女家附近租一個房子,面積不用太大,四五十平方帶電梯的房子就可以。

為什麼我要這樣說呢?下面就給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從大環境說起,現在社會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屬於老人多,子女少。

很多小區里,老人占了快一半,甚至更多。大家想想,這些老人以後百年之後,空出來的房子得有多少?

再過10年、20年,房子數量肯定遠超需求,到時候房子就不好賣了。現在早點把房子賣了,房子能賣給年輕人,小區也能重新有活力。

要是等老人走了再賣,房子說不定就砸手裡了,畢竟現在的人,都還比較敏感,不喜歡住有老人走掉的房子。

其次,再從老人自身利益來說,老房子不賣,等以後百年逝去,這就會變成遺產,對自己當下養老是沒啥直接好處。

因為子女繼承了,自己也享受不到什麼。倒不如早點把房子賣了,用賣房子的錢,一部分租個小房子住,一部分當養老的費用,這樣就能實實在在享受到自己前半生打拚出來的結果。

接著,再看看現在的房價,一年比一年低。

我有個朋友家的老人,5年前想賣一套房子,當時能賣80萬,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沒賣。

今年因為看病急需用錢,又想馬上賣出去,結果找了好幾家中介,給出的最高價格也就65萬,有的甚至只給60萬。

老人覺得太少,又等了等,結果過了些天,有個買家來看房,直接砍價到56萬,怎麼都不加錢,走的時候還說,說不定明年不到50萬就能買到這樣的房子,這可把老人氣得不行。

雖然後面也是賣了,但賣的價格也不高,才62萬,比5年前少了18萬。

這就是現實,早點到手的錢,才是最實在的,如果真想急用錢的時候,再去賣房子,也是很難賣出去的。

最後,再從老人養老的問題來說。

人人都說老了有錢有房子,靠自己就能活得很好,但現在有多少人過了70歲能靠自己養老的?最後還不是得靠子女!

我身邊就有個例子,我以前的一位鄰居李大爺,今年74歲,兒女都在大城市安家,老伴9年前去世後,他就一個人住在老房子裡生活。

那房子是80年代的老舊小區,全都是步梯,還沒條件加裝電梯,而李大爺家還是6樓。李大爺的兒子一直想接老人去大城市住,可李大爺捨不得老房子,覺得那是一輩子的回憶,死活都不去。

有一回,李大爺下樓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腿骨折了。

雖然職工退休,有醫保報銷,老大爺也沒花多少錢,但卻在醫院住了20多天,住院的時候,可累壞了他兒子,要照顧他,又要忙工作,每周都兩地奔波,累得夠嗆。

出院後,李大爺還回老房子住,但行動不方便,上六樓更是艱難,請了個保姆都不願天天陪老人走步梯。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看到這樣的情況 ,做兒子的就提出讓李大爺把房子賣了,在自己家附近租個電梯房住。

李大爺一開始堅決不同意,覺得住了幾十年的房子,說賣就賣,心裡接受不了。

但兒子再三勸說,李大爺想想自己以後的生活確實需要人照顧,最後還是同意了。

房子放低了價格,很快就賣出去了。

然後李大爺用一部分錢,在兒子家附近租了個50多平米的電梯房,房子不大,但乾淨整潔,小區環境也不錯,剩下的錢他就存起來當養老備用金。

現在,李大爺每天能和兒子一家吃飯,周末還能和孫子孫女出去玩。

兒子也能隨時照顧他,李大爺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都比以前好多了。

他自己也說,早知道這樣,就不用受那麼多罪了。

其實像李大爺這樣的情況可不少。很多老人守著老房子,一是念舊,二是覺得有自己的窩踏實,不用寄人籬下。

但仔細想想,為了所謂的「面子」和「歸屬感」,可能讓自己晚年生活有很多不便。

要是換個思路,把房子賣了,在兒女附近租房,既能解決養老的實際問題,又能和兒女享受天倫之樂,多好啊。

當然,我知道這個建議可能會有人不接受,覺得這是個「損招」,說什麼「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

但大家仔細想想,這是根據現在的社會情況和房價趨勢提出來的,很現實。

老人把房子賣了,拿到錢可以付房租、改善生活。而養老用不完,還能貼補給子女,增進感情,一舉兩得的好事。

大家覺得我這個建議怎麼樣?歡迎來評論區留言探討。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