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網友劉女士的投稿:成年後才慢慢發現, 親戚不是血脈決定的,而是靠利益維繫的,有錢才有親戚。
我今年36歲,一打出生,我的人生就很悲催。
我的母親,在我出生時,就遇到難產,雖然是順利把我生下來,但她還是落下病根,我一周歲不到,她就去世了。父親也沒再娶妻,也沒那個本事。
從那一以後,父親既當爹又當媽,獨自撐起了這個殘缺的家。在我兒時的記憶里,父親總是忙碌的,天還沒亮,他就出門做工,直到天黑才回來。
父女倆相依為命的日子,雖然過得清苦,但在父親的呵護下,我還是無憂無慮地長大了。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人。在我11歲那年,父親突然病倒了。
父親被查出患了癌症,需要一大筆錢治療。家裡本就沒什麼積蓄,為了給父親治病,能借的親戚我們都借遍了,可得到的回應大多是冷漠和拒絕。
叔叔伯伯們藉口自己家也不寬裕,不願伸出援手;姑姑們則在背後議論紛紛,說父親這病是治不好的,別浪費錢了。
沒錢看病,父親只能回家喝草藥湯,最終病情越來越嚴重,不到半年就離開了。
父親去世後,沒有辦葬禮,送去火化就入土了。雖然叔叔伯伯和幾個姑姑們都來了,可他們的眼神里,沒有一絲悲傷,更多的是冷漠和算計,一個個都是來瓜分我父親的土地和果樹。
在父親入土後,奶奶把一幫親戚約在一起,討論我的撫養問題。
我很記得那天的情景,一提到我的去處時,原本嘰嘰哇哇的屋子就瞬間安靜下來,沒有一個親戚主動開口說願意收養我。
大伯坐在椅子上,抽著煙,沉默不語。二伯則低著頭,擺弄著自己的手指。
叔叔們在一旁小聲跟姑姑們嘀咕著說:「這女娃以後是要嫁人的,養她有啥用,還得花不少錢。」
姑姑們也跟著附和:「就是,說不定這孩子根本就不是大哥親生的,是大嫂結婚前帶來的拖油瓶,誰知道呢。」
「而且這孩子命硬,克走了她媽,現在又克走了她爸,養她說不定會給家裡帶來災禍。」
這些惡毒的話語,一字一句地鑽進我的耳朵里,像一把把鋒利的刀,刺痛著我的心。我躲在角落裡,淚水止不住地流,滿心都是絕望。
就在這時,已經70歲的奶奶站了出來。她看著一屋子冷漠的兒女,憤怒地說:「你們一個個的,怎麼能說出這樣的話!這孩子是你們兄弟的孩子,是你們的侄女,你們可是帶著血緣關係的親人啊!」
奶奶說完一堆話,他們也無動於衷,一個個表示把我送孤兒院去,這樣誰也不用操心。
但奶奶卻表示:「妞妞,是我親孫女,我做不到讓她無家可歸,你們不養,我來養!
」奶奶的聲音雖然蒼老,但卻充滿了力量。從那以後,我便跟著奶奶生活。
奶奶家的日子過得比誰家都辛苦,靠著一台縫紉機和養一些雞鴨勉強維持生計。為了讓我吃飽穿暖,奶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田裡勞作,然後就去村口的小賣部邊上,擺著縫紉機給人家修補衣服。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雖然日子過得苦,父親也沒留下多少錢,但奶奶卻還依舊供我上學。
小時候,我對奶奶的感情很複雜。因為感覺她對我很嚴格,動不動就會罵罵咧咧的,很少有親昵的言語,所以,我小的時候總覺得她不喜歡我,只是為了完成撫養我的任務。
甚至在村裡聽到一些風言風語,說奶奶養我是為了等我長大嫁人,好換取一筆彩禮。有那麼幾年,我心裡對奶奶有一些隔閡,總認為奶奶就是那種人。
但後來,漸漸長大,人也漸漸懂事後,發現奶奶是刀子嘴豆腐心。她一直都是愛我的,只是她不善於表達。
就像當年,我中考時考上了城裡的高中,為了給我湊學費,奶奶賣掉了她陪嫁過來的一個老首飾,後面為了我的生活費,她又經常拉下老臉,跟鄰居們借錢。
直到村幹部給我申請了貧困戶後,奶奶才輕鬆一些,但為了我能有營養,每次放假回來,她都會殺雞殺魚給我吃,而她從來都不吃肉,什麼都往我飯碗里夾。
看見奶奶這樣,我心裡就很不好受,也慢慢明白,奶奶比那些所謂的親戚都愛我。所以為了不讓奶奶操太多心,我開始一邊學習,一邊去外面做兼職。
經常去打工,也因此大大影響了我的學習,最終高考沒考上本科,只考了個大專,對於我們家這種情況,是讀不起大專的。
於是,我就沒再讀書,而是跑去城裡打工,當起了美髮學徒。那時候掙的不多,每個月才1000不到,但我每個月除去吃喝生活費,其餘的工資都會帶回給奶奶用。
而奶奶呢,每次都不要我的錢,即使收下了,她也攢起來不用,說要給我買嫁妝。
在我工作的第三年,奶奶摔了一跤,行動就不便了。
而住在同個村的叔叔伯伯們。不僅不照顧奶奶,看見奶奶這樣子,還商量著要把奶奶送去養老院,並且要找我出一半贍養費,又要瓜分奶奶手裡頭的二畝地。
當時,我看到躺在床上虛弱的奶奶,像我當年一樣,無人贍養的窘迫和心酸時,我的心像被撕裂了一樣。我質問叔叔伯伯們:「你們怎麼能這樣對奶奶?她是你們的母親啊!」
叔伯們卻不以為然地說:「我們也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顧,哪有時間管她。送去養老院,有人照顧,不是挺好的嗎?」
看見叔伯這樣無情,我就很憤怒,像奶奶當年護住我一樣,跟他們說:「我絕對不會讓奶奶去養老院的。從現在起,你們不養奶奶,那就由我來養。」
叔伯們聽到我這樣說,他們就表態說,如果我接走了奶奶,那以後奶奶再出什麼事,他們都不管了。我也硬氣,說他們不管就不管,反正奶奶還健康時,也不見他們贍養過。
我把奶奶接到了城裡,在理髮店附近租了一間小房子。
為了贍養奶奶,我更加努力地掙錢,下午才開始上班,而我早上就會去學校門口擺攤賣早點。風雨無阻,除了寒暑假學生放假,會讓我輕鬆一下,其餘時候我都是天天出攤的。
後來在我24歲的時候,掙了點錢,也學到手藝後,我就開始自開理髮店當老闆。
剛開始,生意並不好,但我憑藉著自己的手藝和熱情的服務,慢慢地贏得了顧客的信任,生意也越來越好,店鋪也越做越大,從小小的8平米,做到了一百平米,從一個人做到了五六個員工。
然後,我越做越高端,在旁邊開了間美容店,又升級為美容養生館。
9年前,隨著收入的增加,我就開始在城裡置業,買了房,又買了車,還請了保姆照顧奶奶。
從那時候開始,奶奶也跟著我享福了,我帶著奶奶去了很多地方旅行,讓她見識了外面的世界,也給奶奶吃過很多補品,做過很多療養。
每次回村祭祀,我都會開著豪車,讓奶奶風風光光的回去。
曾經那些對我和奶奶不聞不問的親戚們,看到我如今的成就,態度也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一個個都來套近乎,攀親戚。為了跟我更親,叔伯們想認我做乾女兒,說他們家就是我的家,而姑姑們也嚷嚷著要給我介紹對象,想把她們親戚家條件很好的孩子。
他們為了討好我,也開始對奶奶孝順起來,隔三差五就來城裡看望奶奶。在村裡面,他們對我也是連連稱讚,說我有出息,還把我當成寶貝一樣炫耀。
這些年,看著那些親戚愛慕虛榮的嘴臉,我才發現,那些所謂的親戚,都是要靠利益來維繫的,只有自己有錢了,才能被當作親戚。
雖然這樣的親情很虛假,我也挺厭的,但每當看到奶奶在這種虛假的親情中,能享受一些子女帶來的孝順,我又覺得也許這樣也挺好。
至少,奶奶能在有生之年,感受到一些家庭的溫暖,哪怕這種溫暖是建立在我的財富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