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5歲才明白:獨生女家庭,不能對女婿有太多的期待,終究是外人

2025-06-13     緣分     2404

來自網友陳先生投稿的故事:獨生女家庭,真不能對女婿有太多的期待,應該多為自己的晚年著想。

我65歲才明白:獨生女家庭,不能對女婿有太多的期待,終究是外人

我今年65歲,退休前是某鄉鎮幹部,老婆曾是一名國企職工。

35年前,我們結婚生下一個女兒。起初,還是農村戶口的老婆,想再要個男孩,說這樣老了才能有個依靠。

可那時候抓的嚴,我又進入了體制內,不允許犯這樣錯,最後就打消了老婆這個念想。

我也覺得,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只要用心培養,將來他們出息了,一樣會成我們的依靠。

所謂「我養兒女小,兒女養我老」,這年頭,男女平等,兒女一樣具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和責任。

就這樣,放棄了二胎,我們都把全部精力放在女兒身上。

為了女兒讀書,我們家很早就從鎮上搬去了城裡,即使我們夫妻倆工作的地方都在鄉鎮,離城區有20公里。

女兒確實也很優秀,成績一路拔尖,高考還考上了省城的一本大學。當時我和妻子特別欣慰,對女兒的未來,我們自己的後半輩子很是憧憬。

我65歲才明白:獨生女家庭,不能對女婿有太多的期待,終究是外人

女兒剛上大一的時候,我就打算把同事兒子阿兵介紹給女兒。因為我們兩家的條件,算得上門當戶對,都是雙職工又獨生家庭。

阿兵也很優秀,同樣考了個本科。也懂事孝順,很小的年紀就會做飯做家務。

好幾次去老李家做客,都是他兒子阿兵做的,享受著阿兵熱情的招待,再看到阿兵對父母很親近和諧的樣子時,我就很想擁有這樣的兒子。

所以,我就想兩家結親,老李也很同意,並鼓動他兒子多和我女兒聯繫。

女兒的大學,和阿兵同個城區,阿兵很聽話,主動去約過幾次我女兒出去玩。聽著他們倆出去玩,我們兩家人都很開心。

但女兒大一時,還挺喜歡跟阿兵出去玩的,可大二後就開始淡了。

後來我才知道,女兒在學校談了個男朋友,而這男朋友條件一般,是大專生,還比女兒小一歲,老家是隔壁省的。父母的工作一般般,父親是礦廠職工,母親則是家庭主婦。

論起這種條件,我們是很不滿意的,也曾試著介入,要女兒跟阿兵在一起,但女兒卻把阿兵當哥哥對待,而對她的這個男友卻視如生命。

看著女兒這麼喜歡,我們也沒辦法去強迫。最後,他們倆畢業工作沒兩年,就領證結婚了。

我65歲才明白:獨生女家庭,不能對女婿有太多的期待,終究是外人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