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網友陳先生投稿的故事:獨生女家庭,真不能對女婿有太多的期待,應該多為自己的晚年著想。
我今年65歲,退休前是某鄉鎮幹部,老婆曾是一名國企職工。
35年前,我們結婚生下一個女兒。起初,還是農村戶口的老婆,想再要個男孩,說這樣老了才能有個依靠。
可那時候抓的嚴,我又進入了體制內,不允許犯這樣錯,最後就打消了老婆這個念想。
我也覺得,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只要用心培養,將來他們出息了,一樣會成我們的依靠。
所謂「我養兒女小,兒女養我老」,這年頭,男女平等,兒女一樣具有贍養父母的義務和責任。
就這樣,放棄了二胎,我們都把全部精力放在女兒身上。
為了女兒讀書,我們家很早就從鎮上搬去了城裡,即使我們夫妻倆工作的地方都在鄉鎮,離城區有20公里。
女兒確實也很優秀,成績一路拔尖,高考還考上了省城的一本大學。當時我和妻子特別欣慰,對女兒的未來,我們自己的後半輩子很是憧憬。
女兒剛上大一的時候,我就打算把同事兒子阿兵介紹給女兒。因為我們兩家的條件,算得上門當戶對,都是雙職工又獨生家庭。
阿兵也很優秀,同樣考了個本科。也懂事孝順,很小的年紀就會做飯做家務。
好幾次去老李家做客,都是他兒子阿兵做的,享受著阿兵熱情的招待,再看到阿兵對父母很親近和諧的樣子時,我就很想擁有這樣的兒子。
所以,我就想兩家結親,老李也很同意,並鼓動他兒子多和我女兒聯繫。
女兒的大學,和阿兵同個城區,阿兵很聽話,主動去約過幾次我女兒出去玩。聽著他們倆出去玩,我們兩家人都很開心。
但女兒大一時,還挺喜歡跟阿兵出去玩的,可大二後就開始淡了。
後來我才知道,女兒在學校談了個男朋友,而這男朋友條件一般,是大專生,還比女兒小一歲,老家是隔壁省的。父母的工作一般般,父親是礦廠職工,母親則是家庭主婦。
論起這種條件,我們是很不滿意的,也曾試著介入,要女兒跟阿兵在一起,但女兒卻把阿兵當哥哥對待,而對她的這個男友卻視如生命。
看著女兒這麼喜歡,我們也沒辦法去強迫。最後,他們倆畢業工作沒兩年,就領證結婚了。
結婚時,女婿家裡剛在老家建房,沒多少錢支持買婚房。看著女兒女婿結婚了,只能在省城租房子住,我和妻子心裡也過意不去,於是便拿出 60 多萬,在省城為他們購置了一套三居室。
然而,女婿家裡只出了十多萬的裝修費。看到這種情況,很多人都說我不應該花這麼多在女婿身上。
可我覺得,像我們這樣只有一個女兒的家庭,賺再多錢,最後都是留給女兒的,這早給晚給都一樣,何況我們還想討好女婿,未來好靠他養老呢!
女兒嫁人第三年,我臨近退休,想著往後養老得靠女兒女婿,便和妻子一商量,就賣掉了原本自住的房子,套現了70多萬。然後在女兒所在的小區隔壁,買了一套二居室。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我們相隔就一條街道,步行五六分鐘就可以到。平時白天幫他們帶帶娃,中午一起吃飯,晚上就各回各家。
周末了,我和老伴就放假,把孩子丟回給女兒女婿帶,偶爾會跟女兒一家去旅行,或者一起下館子,這樣的生活也讓我們兩老過得好不快活,和女兒女婿相處得也十分融洽。
然而,這般美好的生活,在我們入住後的第三年被徹底打破。
當時女兒生了二胎,頭胎外孫女一直是我老伴幫忙照料,本以為二胎孫子也是我們繼續照顧。
可沒料到,女兒還沒出月子,在老家的親家夫妻倆就匆匆趕來,說他們來照顧孫子,不用再麻煩我們了。
我以為這樣也好,他們來照顧一下,我們夫妻倆也可以休息一段時間。
誰知,過了半年,我們才從女婿口中得知,親家二老這是打算過來長住養老的。
雖然得知這種事,我們心裡很不是滋味,但想著兩家人合在一起,能和睦共處,一起幫助年輕人,我們也沒多說什麼。
可是,這日子一長,我就發現,女婿對我們的態度卻悄悄變了。
以往節假日,他還會叫上我們一同自駕游游,後來卻只帶著親家,有時連個招呼都不打。
過去都是每到周五周六的晚上,都會來我們這邊吃飯,而親家來了後就變了,得讓我們過去吃。而去到女婿家,卻被當成了客人一樣招待,這讓我們夫妻倆的內心很是彆扭。
去年夏天,老伴出了點意外,去跳廣場舞時,突發腦溢血,緊急送往醫院後,雖然保住了性命,但落下了偏癱的病根,後續需要漫長的康復訓練和吃藥。
老伴生病剛開始,女婿和女兒還有模有樣的幫忙照料了10來天,可沒過多久,女婿就鮮少露面了,只有女兒偶爾有空才過來幫我搭把手。
後來,兩個人都不來了,說工作忙,就幫我找個保姆來照顧老伴。
雖然保姆是給我們找來了,但工資卻得我們來出,女兒女婿一分錢都沒拿過給我們。
自請了保姆後,女婿幾乎看不見了,女兒還好,隔兩三天會來探望一次,或者帶著孩子來家裡吃個飯。
有一天晚上,保姆家裡有事,得馬上回家一趟,第二天下午會趕回來。老伴太胖了,我一個人也沒法伺候,尤其是晚上起夜那些,得兩個人合作才行。
於是,吃過晚飯,我就把女兒叫了過來,陪護了一晚。第二天正好是周六,我想著讓女兒多陪陪妻子,我可以出去放鬆一下的。
結果早上吃過早餐,就聽到女兒在陽台上接電話,而電話那頭是女婿在催女兒回去帶孩子,態度很強硬,說他父母帶娃一周很累了,周末得讓他們放鬆下。
女兒跟女婿拌嘴,說我照顧老伴也很累,也要休息下。但女婿卻認為平時都有保姆照顧,我基本上不用操心這些的,就一個勁要女兒回去。
還故意讓兩個孩子在電話里鬧騰著,要媽媽帶出去玩。
我也不好讓女兒為難,況且下午保姆也會回來,給老伴穿上紙尿褲後,就讓女兒回去了。
後來,還發生過一件更讓我們寒心的事。也就是今年一月份,我腰椎間盤突出進了醫院,需要做個微創手術,而親家母后腳也因為心臟不舒服住院了。
本以為女婿會一視同仁,可沒想到,他只一心惦記著自己的母親,一個勁兒地催女兒去醫院照顧親家母,對於我這個同樣生病的岳父,卻不怎麼搭理。
我的病不算嚴重,沒做手術前也還能自理,可日常活動,蹲廁,起床那些還是很不方便的,總需要有人輔助一下。
女兒很想來照顧,女婿卻認為我這邊不礙事,就給我找了個護工,而親家母那邊,卻有他們夫妻倆和親家公三個人輪著去照顧著。
女兒還算有點良心,偶爾會跑來看看我,但女婿卻沒有。
雖然我的病,沒有親家母那麼嚴重,但女婿這樣的區別對待,還是讓我挺心寒的。
妻子看著這樣的女婿,就跟我說,如果當年女婿是阿兵的話,或許我們就不會落到這樣的結局,畢竟阿兵那孩子很孝順。
但我卻否定了妻子的想法,感覺如果女婿是阿兵的話,可能也差不多。
因為我仔細看了看阿兵的朋友圈,我發現他對父母是很好,可對岳父母也一樣挺冷淡的,他很少有岳父母的合照,旅行也總是帶著父母去的。
所以,我活到65歲,經歷了這些事後,才漸漸明白:獨生女家庭,真不能對女婿有太多期待。女婿終究是外人,沒辦法像我們親生兒女一樣親。
人老了,還是得靠自己,別把錢都貼補給女兒女婿,得為自己的晚年多做打算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