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每次回村,村裡的鄰居、親戚朋友總會勸我建房,他們說好好的宅基地閒置著長草太可惜。
村裡大部分人都建了新房,以我們家的條件卻不建房,會遭人笑話。他們還提及,父母老了總歸是要落葉歸根,回村養老的。
但我對此不為所動,覺得我們一家人在城裡生活得舒適安穩,父母也沒再強烈要求,我自然也就沒必要回去建房。
近些年來,不知是父母年紀越大越愛面子,還是真的動了回村養老的心思,一聽到親戚朋友的勸說,就開始鼓動我回家建房。
尤其是前不久,親戚們告知城裡人不能回農村建房後,父母又開始操起來這心說,我們夫妻倆都是城市戶口,且都在體制內工作,按規定已經不能回村占地建房了。
可他們兩老的戶口還在農村,就催著我趕緊用他們的戶口回村建房,錢不夠他們那也有不少。
按理說,父母的戶口還在村集體,用那塊宅基地報建房子是非常可行的,但我依舊沒有建房的打算。
這不是因為我資金不足,也不是我不喜歡農村的生活環境。
這些年,隨著我和妻子職位晉升,收入增長,加之老岳父家拆遷獲得了一筆可觀的補償款,我們夫妻二人的存款,用來建一棟三四層的小樓綽綽有餘。
再者,老家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各方面都有了顯著改善。村子變得更加衛生整潔,水電供應穩定,網絡實現了村村通,村道也都完成了水泥硬化,出行十分方便,我對現在村裡的環境其實頗為喜愛。
然而,有錢歸有錢,喜歡歸喜歡,要我花四五十萬回村建個房子,我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意義不大。
首先,如今農村環境再好,我們一家人也很難再適應農村生活了。
我們在城裡住了一二十年,早已習慣了城市的便捷與繁華。真要回歸農村,去過那種田園生活,恐怕難以適應。
每年回去祭祀或者偶爾回去過年,我和妻子作為70後,都難以長時間停留,00後的女兒更是如此,她根本不喜歡回農村,每次回去不到半天,就吵著要回城裡。
父母雖然還能較快融入農村生活,但長期受城市生活影響,讓他們在農村住上十天半月,也會覺得待不住。
比如母親,在城裡每天都雷打不動地去跳舞,或者和一幫老太太去領免費禮品,回到農村,除了日常的吃喝拉撒睡,幾乎沒有任何娛樂活動。
父親呢,平日裡就喜歡去公園打桌球,或者去麻將館打牌,回到村裡,這些活動平日裡都沒有,只有過年過節村裡人多的時候才有麻將局。
如此枯燥的農村生活,時間長了,他們也會受不了。
其次,相比花幾十萬在村裡建房,我更願意在城裡再購置一套房子。
因為農村的房子建好後,除了自住,無法進行交易。我仔細算過一筆帳,按照我家那塊宅基地,建一座90平的二層小樓,簡單裝修一下,少說也要40萬。
這40萬我拿得出,但把這麼多錢花在偏遠農村,建成一座一年到頭住不了幾天的房子,我覺得實在浪費。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