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我們家是那種「打斷骨頭還連著筋」的親戚關係,尤其是跟我二姑。她是我爸的親妹妹,從小就性子直,嘴快,誰惹著她了,她三天兩頭能跟人鬧彆扭,但對我們家一直都還算親。
我從小在她眼裡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學習好、不惹事、工作早找好。她逢人就說:「我侄女以後有出息,比我那兒子強多了。」聽起來是誇我,可話鋒一轉,十有八九就會說到她兒子不爭氣上。
說的就是我表弟,小志。小志跟我同歲,高中沒畢業就混社會,早些年玩遊戲打工,一年換五六份工作,後來乾脆在家躺平。二姑嘴上罵他不爭氣,可寵得不行,飯給送到屋裡,襪子從來不讓他自己洗,說得好聽是「捨不得」,說白了就是「慣的」。
今年年初,我老公單位招人,說有個倉庫管理員的崗位,不要求文憑,乾得好還有提成。我一聽,正合適小志啊,想著給他個機會,讓他踏實點。我跟老公打了招呼,他也點頭:「只要你親戚,不偷不懶,願意干,就試試。」
我給二姑打電話,她一聽,高興得不行:「哎呀,還是你們好,親上加親,我都快急死了,家裡那條懶蟲連面試都不肯跑了。」
第二天,她就拖著小志來了。我老公親自帶他去了倉庫,給他講了流程和制度,還問了幾個基本問題。小志在一旁一直低著頭,回答也有一搭沒一搭。出來後,我老公私底下跟我說:「這孩子不愛說話,幹活還得看後勁。」
我點點頭:「他只要願意干,其他的慢慢教。」
我們本來是好心,想著自家人搭把手,誰知道,才幹了不到一星期,問題就來了。
小志上班第一天就遲到,說公交堵車;第二天說頭疼,中午請了假;第三天沒請假就沒來,打電話不接。倉庫主管氣得夠嗆,給我老公打電話:「這人到底能不能幹?總不能光領工資不出力吧?」
我當時臉都掛不住了,趕緊打電話給二姑:「小志上班的事你是不是要管一管?他三天兩頭請假,不合規矩啊。」
結果電話那頭,二姑語氣就變了:「他本來就身體不好,你們單位又不是軍營,至於這麼嚴格嗎?」
我一聽就不對勁了:「姑,我老公單位是私企,不是你想上就上、想走就走的地方。你要早說他身體不好,我就不介紹了。」
她那邊一拍桌子:「你這話啥意思?現在是嫌棄我兒子了唄?你是不是早就看不起他?」
我一口氣卡在喉嚨,真是又氣又委屈。我們是好心幫她兒子找工作的,她倒好,一句「看不起」,立馬把我們往外人堆里推。
第二天,小志主動辭職了,說不想乾了。我老公長舒一口氣,說:「我不是不講情面,但我不想因為他壞了整個倉庫的規矩。」
本以為這事就過去了,沒成想二姑開始在家族群里「開炮」了。
她說我們「高高在上」「看不起窮親戚」,還說小志是被人排擠走的。
我看著她發的那些語音,氣得手抖。
一開始大姑和小叔都勸她:「這事本來是你占便宜,現在你還倒打一耙,成什麼話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