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社會淘汰的60後70後,餘生最好出路是:躺平保命和伺候好父母

2025-06-13

網友郭先生投稿的故事:年初六,幾個高中同學聚會時,聽一位同學說,和我同住兩年的室友老馮沒了,聽到這事,我心裡猛地一震。老馮以前可是我們當中最壯的,怎麼才50齣頭就走了?可仔細想了想,他早早去世這件事,又好像在情理之中。

老馮是1968年出生的,他爸媽都是工廠里的骨幹,家裡條件不錯,在我們這些同學裡,他一直都挺有優越感。

上學的時候,他學習不算拔尖,但性格好,整天樂呵呵的,大家都喜歡跟他玩。

高考那會兒,雖然老馮沒考上大學,但他也算髮展不錯,被父母安排進工廠當學徒,學的是鉗工。

剛上班的時候,工資不高,可他幹勁十足,每天跟著師傅認真學,日子也算過得不錯。

工廠乾了沒幾年,他就結婚了,對象是同廠區的,次年,他媳婦就給她生了個兒子。

那時候,都只能生一個,像我們這樣只生了一個女兒的,都特別羨慕老馮。

有了家庭的牽掛後,老馮工作更努力,就盼著能升官,多掙點錢,讓老婆孩子過上好生活。

可時代變化太快,90年代末,計劃經濟往市場經濟轉,老馮的工廠效益越來越差。

2002年,他所在的工廠就倒閉了,他和老婆都下崗了。

下崗後,老馮沒被打倒。他先是擺地攤,賣點生活用品。

每天天不亮就去進貨,晚上很晚才收攤回家,風吹日曬的,掙得不多,可他從來沒抱怨過。

後來,他又開了大排檔,為了省錢,買菜、做飯、上菜都是自己干。但餐飲生意競爭太激烈,大排檔沒幹多久就黃了。

2007年,在朋友的建議下,老馮在農貿市場盤下一個麵條批發檔口。為了開這個檔口,他把自己的積蓄都拿出來了,還跟父母借了些錢。

檔口的活兒又忙又累,每天凌晨兩點,別人都還在睡覺呢,夫妻倆就得起床去檔口,和面、擀麵、切面,一直忙到下午才收攤。

老馮人實在,麵條質量也好,生意越來越好,除去店租,每個月能掙近萬元。

那時候,夫妻倆一個月人均有5000的收入,是非常不錯的。

所以,沒兩年他們就在城裡買了套房子,接著又買了車子,孩子也從公立學校轉去私立學校讀書。

可長期這麼勞累,生活又不規律,夫妻倆的身體慢慢就不行了。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吃飯也沒準點,高血壓、高血脂都找上門了。

眼瞅著老馮掙錢了,市場裡又開了幾家麵條批發檔口。競爭越來越大,生意越來越不好做。

2013年,在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和生意下滑的影響下,老馮沒辦法,只能把檔口轉出去,結束了這段忙碌的生意日子。

這時候,老馮的兒子考上大學了,每年的學費和生活費讓家裡的經濟壓力一下子又大了起來。

為了讓兒子過得好點,老馮在一家小私企找了份機器維修工的工作,一個月工資才3000塊,還得自己交社保,但他挺珍惜這份工作。

而他老婆則去了在醫院做保潔,掙得不多,一個月才2300多,但也足夠供養兒子上大學。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日子就這麼平平淡淡地過著,倒也很幸福,尤其是兒子出來工作後,開始多了一個人掙錢,家裡的生活也慢慢恢復往日的滋潤。

但是,好日子卻不長,兒子結個婚,又把他們一家的生活攪亂。

7年前,老馮剛工作的兒子就帶了個對象回來,表示要結婚。

女方家提出要22萬彩禮,還得買一套新房子,結婚的所有費用也都得男方出,當時算下來,彩禮加房子首付、辦酒席費用等等,老馮家得一下子拿出60萬出來。

很多人得知了,都表示老馮不要太傻,年輕人的事,我們做父母的意思地出點錢就行,至於他們要那麼多錢,我們就別去管。

有錢就結婚,沒錢就順其自然,或者再等等。

但老馮夫妻倆對兒子很是順從,為了兒子的幸福,也為了能早點抱孫子,他們啥要求都答應了。

明明家裡只有20多萬,他們還要東拼西借地湊60萬給兒子結婚。

當時他跟親戚朋友借了不少,跟我也借了小一萬。

兒子結婚沒一年,兒媳就真給他生了個孫子,為了養好這個娃,老馮就叫妻子辭掉工作,幫忙帶起了娃。

接著疫情就來了,經濟不好,兒子失業了,而兒媳也在兒子失業半年後,受不了沒錢的日子,離了婚。

最後老馮花了那麼多錢娶回來的兒媳,就待四五年,生了個孫子給他。

3年前,老馮也失業了,原本他失業也不可怕的,隨便找個保安的工作,挨到退休也是可以的。

但兒子也不爭氣,掙的錢只夠養小孩,沒辦法供房貸,老伴又要帶娃,而自己又沒啥存款,為了不讓兒子的房子斷供,老馮失業後,就急得到處找工作。

親戚朋友介紹他去做保安,畢竟像他這樣的年紀和身體,也只能去做這種工作了。

但老馮卻嫌工資低,只夠自己生活,卻不夠貼補兒子幫忙還房貸。

最後,他竟然找了份快遞分揀的工作,還是上夜班,每天干10個小時。

不過工資不錯,一個月可以掙4000多,可以幫兒子還每個月3600多的房貸。

然而,長期這麼高強度工作,精神壓力又大,老馮的身體就越來越差。乾了兩年多,在去年冬天,就垮了。

在一天晚班結束,回家洗澡時,突然暈倒了在浴室,再也沒醒過來。

老馮走了,我心裡特別不是滋味。

不是因為他欠我的一萬元沒有還,而是覺得他這一輩子,為了家庭、為了責任,一直在拚命,卻把自己的身體給累垮了。

要是他能早點想開點,別給自己那麼大壓力,說不定就不會是這個結局。

通過老馮的事,我想對那些被社會淘汰的60後70後說一些話:

首先,別為兒女結婚買單。有錢就結,沒錢就不要去催,也千萬不要借債為兒子結婚,這年頭很多負債結婚的,最終都沒啥好結果。

其次,中年失業後,就別太拼了。與其累死累活地掙扎,用生命去換錢,還真不如躺平保命,做輕鬆一點的工作,能夠維持生活就好。

最後,只要把自己照顧好,把父母照顧好,生活就會安好。

現在社會競爭這麼激烈,咱們的身體和精力都比不上年輕人了,所以,中年下崗後,最先考慮的還是把自己照顧好,多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兒孫自有兒孫福,孩子們有他們自己的生活,咱們可別為了他們的以後,把自己的健康和幸福搭進去。

靜靜地等待退休,到時候每個月拿著退休金,平平淡淡地過日子,這才是最好的安排。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