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嫁他鄉的我,為了在年初一那天不給全村人磕頭拜年,我初一晚上才回婆家,可待了兩晚我還是選擇跑了,並決定明年一家人還是在城裡過年比較好。
12 年前,我從廣東遠嫁到山東。我和丈夫是在廣州工作時認識的,他比我小兩歲,老家山東農村的,家裡條件一般。
當年我爸媽特別反對我們結婚,因為我娘家就姐妹倆,他們盼著我能嫁得近點,找個好婆家,這樣他們能有個依靠,我也能過得舒坦。
年輕時候的我,又叛逆又痴情,根本不聽父母的,執意和丈夫結了婚,結婚一年後還跟著他回山東老家生活。
當年在南方待膩了的我,感覺去北方生活應該挺不錯的,結果去了丈夫那邊,待了兩年,我對北方生活失望了,甚至還有點反感。
別的不說,就老家過年這習俗,我就實在喜歡不起來。
在丈夫農村老家,過年有給長輩磕頭拜年的習俗,這和我們廣東過年見面問好、說吉利話完全不一樣。
大年初一,天還沒亮,晚輩就要挨家挨戶磕頭。這磕頭也不是做做樣子的,必須得雙膝跪地,腦門貼地,能磕出 「咣」 的一聲那就最好。
第一年,我在大嫂的帶領下,跑遍全村給大家磕頭拜年。當時我覺得這樣的習俗還挺有意思的,比我們老家更具有傳統意義。
公婆也對我的表現特別滿意,也許是覺得丈夫娶了我這個大專學歷,還是南方城市來的媳婦,讓她們別有面子。而我去拜年,正好能在村裡人面前好好顯擺。
第一次這麼拜年,雖然熱鬧有意思,但也讓我遭了老罪,拜年回到家,就感覺膝蓋不是自己的了,並且渾身沾滿了泥土。
堅持了幾年,在第四年那會兒,我實在不想又跪又拜了,就跟丈夫開玩笑說,我一個南方媳婦,能不能特殊照顧一下,不去參加磕頭拜年了。
丈夫也心疼我,知道我生了孩子後腰椎不好,就說給家裡長輩磕個頭就行了,外面那些就算了。公婆卻不同意,說我們晚輩就必須出去拜年,不然會被人說閒話。
今年,我抱怨了這事,同事就給我出主意,讓我申請年三十跟她一起加班,年初一再回婆家,這樣就能躲過拜年,我拉著丈夫照做了,公婆也沒話可以說。
雖說年初一才回,但該準備的年貨和禮品,我一樣沒落下。
花了三千多,在超市買了好多堅果禮盒、零食大禮包,還有老家很少見的海鮮,肉食等等。另外也買不少酒和香菸,想著挨個親家都送點去。
年初一早上八點出發,遇上高速堵車,才 240 公里的路,堵到下午兩點多才到家。雖說堵車堵得心煩,但比起在老家早起去村裡拜年,我覺得堵車更好受點。
然而,就算很晚才到家,還是躲不過給長輩磕頭。一進家門,還休息下,嫂子就說:「妹子,先放下包,趕緊給爸媽磕個頭。」
我和丈夫二話沒說,就給公婆 「哐哐哐」 磕了三個響頭。
磕完頭,我就以坐車累回房休息了。
結果才睡了一個小時,大嫂、二嫂還有隔壁堂嫂們,帶著7個孩子跑到房門口給我們夫妻拜年。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這一來鬧騰,就要發紅包,親侄子一人 500 塊,堂侄子一人 200 塊,一共花了我 2900 元,差不多半個月工資就沒了。
發完紅包,又回去補覺,再醒來已經傍晚五點了。我還以為洗把臉、看會兒手機就能等著吃飯了,沒想到,兩個嫂嫂帶著孩子拜完年,下午四點多就走了,說怕路上堵車,提前回娘家過年。
沒辦法,她們走了,廚房的活兒就落到我這個兒媳頭上。
以為就五口人的晚餐很好做,誰知走進廚房一看,直接傻眼了,大過年的,家裡好多菜和肉都沒了。我問婆婆,婆婆卻說被嫂子們帶走了。
我跟婆婆抱怨,婆婆卻讓我自己想辦法。聽婆婆的語氣,再看看兩個嫂嫂的做法,我一下子明白了,她們這是對我年三十沒回來幫忙,還有早上沒去村裡拜年有意見。
尤其是婆婆,她最愛面子,往年都是三個兒子兒媳帶著一堆孩子挨家拜年,給她長面子的,今年少了我們兩口子,肯定被周圍人議論了。
不過,不管她們怎麼針對我,我也沒太在意。畢竟我提前準備了那麼多年貨回來,足夠支撐到過完年的。
年初一晚上做頓飯還挺簡單,可年初二丈夫的大姐和四妹拖家帶口回娘家時,那才是真累人。
也不知道這是什麼習俗,女兒回娘家竟然不用下廚房,全得我們這些兒媳來做。今天兩個嫂嫂早早走了,就我一個人忙活,婆婆還不到 70 歲,啥忙也不幫,還在旁邊指指點點。
年初二那天,我從早忙到晚,還好丈夫來幫了忙,不然我真得瘋了。
除了忙,還要發紅包,姑姐家孩子加上孫輩一共 6 個,今年來了 4 個,我給每個孩子包了 400 元紅包。
婆婆看我只發了 4 個,就私下裡嘟囔,說另外兩個沒來的也得發。
我心裡特別不痛快,人都沒來拜年,憑啥要發紅包?
我跟丈夫抱怨,丈夫卻說,大過年的,別惹老人和姑姐不高興,勸我還是包了。
一般姑姐們吃完午飯,再吃個晚飯就該回去了。
可婆婆說她今年 70 歲了,想好好請姑姐們的婆家人,還有她自己娘家的弟弟妹妹侄子侄女來家裡吃飯,讓姑姐們再住兩晚,到時候嫂嫂們也會回來團聚。
我本來想著人多熱鬧也挺好,可婆婆卻吩咐我,初三一大早去縣城採購,還要我提前把一些菜提前做好,這樣當天熱一下就能吃。
另外要我準備紅包,說親戚來給她拜年,肯定得回禮,讓我包二十來個 100 元的,十來個 200 元的,還有幾個 500 元的,總共得準備近萬元紅包。
這可把我難住了,什麼事兒都讓我做,回禮紅包也要我出,我實在接受不了。我知道,在三個兒媳里,就我是南方的,還和丈夫在省城工作,收入相對高一些,婆婆也一直都把我當冤大頭。
但出錢我還能勉強接受,可讓我一個人伺候她那三四十個親戚,我實在做不到。
初二晚上,我跟丈夫抱怨,我說錢我可以出,但那些活我真不想干,要干也得幾個嫂嫂和姑姐一起來幫忙。
丈夫說這恐怕不行,婆婆愛面子,從來不讓姑姐們回娘家幹活,嫂嫂們最快也要初三晚上才回來,最後還是得我來做這些事。
我直接表明態度,她們幾個女人都不幹活,那我也不幹,我又不是保姆。丈夫很理解我的感受,一直在安慰我。
後來我跟丈夫說,東西和錢我們可以準備,但初三上午置辦好了,我們就回城吧,我實在受不了這種比上班還累的春節。
丈夫也厭煩這些事了,就答應了。
初三一大早,我們起來置辦好了初四要用的所有食材,紅包也給婆婆準備好了。我就跟公婆說公司出了急事,老闆要我回去加班,如果不回去,明年裁員我可能就被裁了。
公婆也沒理由拒絕,飯都沒吃完,就趕緊打電話讓嫂嫂們回來忙活。
就這樣,初三中午,我和丈夫開車跑回城裡了。
以前覺得這裡過年熱鬧又有趣,可現在,拜年、應付這些人情世故,簡直成了一種負擔。
開車回城的路上,我跟丈夫說:「明年過年,我真不想回婆家了。在外面工作累了一年,過年放假應該好好休息,而不是這麼折騰,又費錢又費力的。」
丈夫也認可我,於是我們就決定,明年不回老家過年了,平時多回去看看。
然後過年的話,就年前回去住兩天,給長輩送點禮、包點紅包就行了。這樣不累,對大家都好。
大家說我這樣做對不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