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李倩,你把媽送來我這我也沒意見,可咱先說清楚,那96萬都花哪去了?」
李志國一邊接過母親的輪椅,一邊皺著眉問,語氣不輕不重,卻透著股子不信任。
「哥,你什麼意思?」李倩把輪椅剎住,拎著旅行包的手頓了頓,「我照顧媽五年,你一句謝謝都沒說,現在就質問我錢花哪了?」
「我不是質問,」李志國嘆氣,「我是想知道個明白。媽當年賣了老房,加上她退休金,整整九十六萬,全給你管著。你現在說身體吃不消,要我接,我接。但錢呢?五年,你得說個帳。」
李倩臉色「唰」地變了,「你是覺得我貪了媽的錢?」
輪椅上的老太太這時開口了,聲音不大:「你哥不是那個意思,倩兒,你別激動。」
李倩眼圈一下紅了,「媽,你身體越來越差,我沒日沒夜地照顧你,換屎換尿,夜裡起來三四次,我說過一句累了嗎?哥他們一年回來兩次,來也是站門口望一眼就走,誰陪你跑醫院、抹身子、熬夜看急診?」
李志國被噎住了。
他不是不清楚。母親前幾年查出糖尿病、高血壓、輕度腦梗後,生活不能自理,姐弟幾個開了個家庭會,最後還是小妹李倩主動提出把媽接到自己家裡住,說自己當時剛好失業,家裡離醫院近,方便照顧。
「那會兒咱仨都同意了,」李志國辯解,「媽的老宅子賣了七十萬,加上退休金二十多萬,全給你,說好讓你合理用。」
「我怎麼不合理了?」李倩氣得哆嗦,「你知不知道光請護工,一個月五千塊,還不能一直用,一個走一個來,像走馬燈似的,我又得補位。」
「還有藥費、治療、營養餐、血糖儀、成人尿褲、輪椅、護理床……你們這些做兒子的,只知道一年寄個五百塊的保健品,還好意思問我錢去哪了?」
她越說越激動,聲音都抖了。
李志國張了張嘴,終究沒再反駁。
那天之後,老太太住進了李志國家。柳嫂子表面熱情,實則心裡早就不樂意。她偷偷拉著李志國念叨:「你妹說沒錢你就全信啊?她那幾年不上班,一家三口靠啥生活?用的還不是你媽的錢。」
「你倒是問問,光護理一個人,能用掉這麼多?你信她說的?」
李志國抽著煙,沒吭聲。他心裡其實也打鼓。他不是小氣,可96萬,五年真就花光了?
他給李倩發了個微信:「你要真心疼媽,就把當年的帳單、票據給我看看。不是為難你,是心裡得踏實。」
李倩回得也快:「當時我哪有心情一樣一樣記?我能保證的就是每一分錢,都花在媽身上了。」
然後是一個「你們愛信不信」的表情。
李志國沒再回。
時間一天天過去,李志國逐漸體會到了李倩當年的不容易。
老人半夜突然血壓飆高,送醫院搶救;白天忘事忘得厲害,把煤氣開了差點釀成事故;吃飯得人喂,洗澡得人抬,尿褲天天換……他老婆柳芳乾了一個月就吵著請保姆,說再這樣她也得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你妹咋熬過來的?」柳芳忍不住問。
李志國沒說話,只是沉默地點了一根煙,越抽越苦。
他突然明白了:小妹那五年,是拿命換來的。
那年冬天,老太太病重,住院前囑咐李志國:「以後別為那點錢傷兄妹感情。你妹是個實誠人,我知道她啥樣。她沒虧我。」
李志國點頭,握著老太太的手,低聲應了句:「媽,我知道了。」
老太太去世後,李倩把母親骨灰盒抱在懷裡,哭得一塌糊塗。
親戚都來了,沒人提那96萬的事,但每個人心裡都知道,小妹把那五年熬成了一段無人問津的辛苦歲月。
辦完喪事,李志國塞給李倩一個厚厚的信封,「這是媽留下的最後一筆存款,保險理賠的。我和芳商量好了,應該是你拿。」
李倩愣住:「我不要,媽的錢該留在你這,誰照顧最後誰拿。」
李志國卻一把塞進她手裡,語氣前所未有地認真:「不,是你該拿。那五年,你扛下來的,不只是媽的身,也撐著這個家沒散。」
李倩沒再拒絕,只點了點頭,淚眼婆娑。
錢可以衡量成本,卻衡量不了親情的分量。
五年的守護,是小妹李倩用生活一點一滴撐起來的擔當。96萬花光了,但她沒虧母親半分,也沒虧自己。
而大哥李志國,在接手母親那一刻,也終於理解了什麼叫「孝順不在嘴上,而在心裡」。兄妹一場,不是爭個對錯,而是願意彼此體諒,守著那個叫「家」的地方,走得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