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做十幾口人飯姑子不讓上桌:錢少不配;婆婆怒:你不配住娘家

2025-06-13

「我說了,錢少的就別上桌,坐那兒也礙眼。」姑子李艷倚著門框,叉著腰,話音剛落,就把廚房裡忙得滿頭大汗的兒媳林婉氣得手一抖,剛炒好的菜鍋差點掉地上。

林婉咬著牙,把鍋穩住,臉色刷地一白,低聲問婆婆,「媽,我還能不能端這菜出去?」

婆婆孫桂蘭本來在客廳里陪客人,聽到聲音衝進來,一眼看見女兒李艷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氣不打一處來,「李艷,你給我閉嘴!」

林婉,29歲,嫁進李家四年,丈夫李磊在外地工作,一個月回來一次。林婉老實本分,婚後一直跟婆婆住。每次逢年過節,親戚一來,她就跟陀螺似的在廚房轉,十幾口人全靠她一雙手張羅。

李艷是李磊的親妹妹,比林婉大兩歲,娘家沒出嫁,一直在城裡打工,手裡攢了點錢,自覺比誰都能耐。逢年過節回家,總是把自己當主心骨,嘴也不饒人。

孫桂蘭,六十齣頭,一輩子勤勤懇懇,年輕時在磚廠幹活把腰給累壞了,如今腿腳不靈便。雖然寵女兒,但也不慣著。

這天是正月初三,李家老宅擠了十幾口人,有姑爺、有孫子、有表弟表妹,林婉一早五點起床剁餡、和面、燉肉、煮湯,一口氣干到中午十二點才把飯菜擺上桌。

「婉婉,你歇會兒吧,剩下我來端。」婆婆在廚房心疼地接過一個湯碗。

剛把最後一道菜端出去,林婉抹了把汗,正準備找個角落坐下吃口飯,李艷就在門口堵她。

「別上桌,你掙幾個錢啊?光吃不出力,也配坐我們一桌?你那點打工錢夠買桌子一條腿嗎?」

林婉臉色瞬間漲紅,端著碗的手僵在半空,嘴唇抖了抖,沒說出話。

婆婆孫桂蘭聽到聲音,怒氣沖沖地過來,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李艷,你再說一遍?」

李艷撇嘴,「媽,我說的是實話。婉婉一個月才掙多少錢?又不是咱家親生的,你疼她幹啥?她要臉皮厚就去廚房吃去,別礙著我們吃。」

林婉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強忍著沒掉下來,她低著頭,慢慢轉身往廚房走去。

孫桂蘭拉住她,扶她坐下,「你是我兒媳婦,家裡一半都靠你撐著,廚房你一手張羅的,誰敢不讓你吃飯?來,坐我旁邊!」

李艷還想開口,被孫桂蘭一個眼神壓住。

「李艷,你要是真覺得婉婉不配,那你也別在這兒吃了。婉婉做的飯你吃不慣你出去吃!」孫桂蘭拄著拐杖指著門外,「還有,你今年二十七了吧?天天說在城裡有本事,怎麼還賴著娘家不走?我告訴你,從今天開始,你要再敢動你嫂子一根汗毛,你就別回這個家。」

李艷愣住了,從小到大,娘疼她慣她,從來沒這樣數落過她。

她漲紅著臉,「我也是你親閨女啊,你怎麼幫著個外人說話?」

孫桂蘭冷笑一聲:「婉婉是外人?她做飯、洗衣、照顧你爸媽,沒一個字怨言。你呢?年三十到今天,倒是手指頭都沒碰個盆。婉婉是兒媳婦,她在這個家是幹活的人,你倒是吃現成的,誰不該反思一下?」

親戚們都默不作聲,場面一時僵住。

李艷眼圈一紅,放下筷子轉身跑進屋。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孫桂蘭嘆口氣,「婉婉,別往心裡去。咱不跟不懂事的人一般見識。」

林婉紅著眼,點點頭:「媽,我不委屈,就是……我真沒想到她會這麼說。」

「她那是嫉妒你。」孫桂蘭把菜往林婉碗里夾,「你在這個家站得穩,我這當媽的心裡有數。」

年過完之後,李艷真的搬出老宅,去了城裡,隔著幾個街區租了房子,不常回來。

林婉照舊每天照顧公婆,周末兼職做點烘焙補貼家用。李磊回來那次,聽完這事,給妹妹打了電話:「艷艷,你要記住,家不是你撒潑的地方,媽老了,嫂子是這個家的主心骨,你以後別再惹她。」

李艷電話那頭沉默半晌,說:「哥,我知道了。」

婆婆後來逢人就夸,「婉婉是我福星,沒她,這個家早散了。」

林婉聽著,笑著搖頭:「媽,我不是福星,我就是想一家人都好好的,別總為雞毛蒜皮的事傷心。」

她這句話,在廚房迴響,也印進了每個在場人的心裡。家,不是講身份、錢多錢少的地方,是講情分、講互相體諒的地方。誰在這個家付出,誰就最有資格坐上餐桌前。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