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三十多年的鄰居,我爸都勸過張大爺,趁著房價大好,賣掉了去郊區或者城中村買個小房子住,這樣還能剩不少錢給自己養老呢。
那時候很多像張大爺這樣經濟條件不怎麼好的鄰居,都是這樣做,賣老房換小房。
但張大爺卻不聽,說死也要死在這裡。
前年,張大爺夫妻倆雙雙病了,大爺腦梗偏癱了,雖治療恢復了一點,但從此行動不便。
大娘呢,有風濕痛關節炎還有低血糖,兩個大病號兒女也不怎麼管,就兩個女兒孝順點,會時不時來看看,給點紅包而已。
夫妻倆每個月就靠著大爺2000多的退休金勉強過日子,日子也過得很拮据,平時吃喝清淡,很少見他們買肉吃。
入冬了,也捨不得交供暖費,就用膠紙把窗戶都封起來,太陽出來了,就去院子裡曬太陽,時常見他們在太陽下待半天,吃午飯都會弄到院子裡吃。
今年,大娘摔了一跤,得十多萬做手術,三個子女都拿不出那麼多錢,張大爺為了救老伴,終於決定賣房子。
但是當年說的建設新工業區,一直沒建成,反而這邊慢慢成了被遺棄的郊區了,很多公司、商場都搬走,這裡的房價也一直掉,並且也沒多少人來買這裡的房子。
最終,張大爺的房子掛在中介那,到現在都8個多月了,一直沒賣掉。大娘後面只做了一部分手術,導致現在都在臥床,需要大爺伺候。
而我的74歲表舅就很明智,5年前表舅媽去世後,表舅就賣了縣城的老房子,套現60萬,然後去表哥家附近買了套30萬的一居室,雖然產權只有40年的,但我們都覺得這樣很值得。
畢竟這樣置換了,不僅可以離子女近一點,有事時能依靠子女,而且早早賣了老房子,也賣到了價值,另外他買了新房後,還有30萬剩餘,可以讓他的晚年生活更加滋潤。
所以,我覺得對於條件一般的老人,過了70歲就可以賣老房子,換個小房來養老。
讓自己手裡擁有更多存款,讓晚年過得更有底氣,這比守著難變現的老房子要好!你們說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