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了一位同事的葬禮後,我跟兒子交代:以後別給我辦喪和買墓地

2025-06-13     緣分     2463

我跟同事抱怨,可同事說,這很正常,弔喪只是個過程,面子才是最重要的。現在辦喪無非都是圖個熱鬧,讓周圍親戚朋友看看這喪事辦得多熱鬧多豪華的。

參加了一位同事的葬禮後,我跟兒子交代:以後別給我辦喪和買墓地

葬禮結束後,我通過寫帳的同事了解到這個喪事的花銷,才發現,辦個喪事也太貴了。

布置靈堂、請人幫忙、拉電線、請和尚、儀仗隊、唱戲的、做飯包席的等等,前前後後花了近6萬元,而收到的吊金才2萬多點。

同事說,老張後事的花銷還不止這一點,後續還要送葬,這裡又還需要不少錢,而最花錢的還是墓地,老張的兒子給老張買了塊地方做墓地,光地方就花了2萬,然後做墓地又花了四五萬。

我直呼這年頭的後事也花錢了吧?

但同事卻說,老張家的還算少的,畢竟他是在老家墓葬,如果在城裡,就要買墓地,這城裡周邊的仙莊,找個隨便點的墓地,最少都要15萬起步,並且還要管理費的。

參加了一位同事的葬禮後,我跟兒子交代:以後別給我辦喪和買墓地

聽到喪事要這麼多錢,還要家人這麼累,我總覺得辦喪這種事儀式,真的沒必要的。畢竟人生來就會走向死亡,過度緬懷和舉辦喪事,真的沒有啥意義。

尤其是要花那麼多錢,為一個逝者送別,最後還要折磨生者,這就有點不好了。

所以,回到家我就兒子交代,如果我到了這樣的一天,關於我的身後事就這樣處理吧:

1、一切從簡:不設靈堂,不辦喪事,人走了就送去火化,不要大張旗鼓地辦個幾天幾夜的喪事,也不要搞什麼法事、儀仗隊等。

2、減少通知:不要通知太多人,隨便發個訃告就行。沒必要去折騰親戚朋友來弔唁,更不要去收禮金,畢竟現在的人都過得不容易。

3、不買墓地:省點錢給後輩用。骨灰就找棵大樹埋下,不立碑,每年清明也不用來祭拜。

4、尊重妻子選擇:如果我先走,我妻子還在,她不想守寡,也不要阻攔她再婚或搭夥。

人這一生,要多為活著的人考慮,而不是做一些無謂的面子儀式。有錢多給活著的人花,讓日子過得好一點,才是最有意義的事。

(來自網友投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