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子女到了五六十歲後,會慢慢對家裡老人變得不孝了?

2025-06-13     緣分     1862

為什麼有些子女到了五六十歲後,會慢慢對家裡老人變得不孝了?

這算是輕鬆了,但卻不算解脫。因為老母親在養老院的費用,把同時夫妻倆壓得喘不過氣。

每個月5000多看護費,另外一些護理用具的花銷,比如尿不濕、身體乳、還有一些日常藥物等等,每個月都要額外花個一千多,等於送老母親去養老院,輕鬆了自己,卻要他們背上差不多7000的花銷。

老母親是農民出身,沒有退休金,只有每個月200多的養老金,兩個姐姐偶爾只能給個幾百的紅包。所以什麼都要同事負擔。

而同事妻子退休了,每個月才3000多的退休金,同事還在單位工作,工資也才7000多。

同事現在的處境是這樣的,他掙的工資,全都要用在老母親身上,而妻子的退休金拿來維持生活,雖然這樣也能過得去,但夫妻倆無病無痛還好,也有個病痛,或者家裡需要置換什麼,他們的收入就很不夠。

想跟兒子要點,但兒子在外成了家,要還房貸車貸養小孩,也很不容易。

為什麼有些子女到了五六十歲後,會慢慢對家裡老人變得不孝了?

另外,同事還說,送老母親去養老院,痛苦的不只是他們,還有老人。

在養老院裡,老母親就像被束縛在床上的「牲口」,每天定時喂食,定時有人清潔,沒有過多活動和交流,天天望天花板,聽周圍老人的哀嚎。

加上老母親已經痴呆,活著不過是在我們眼前,多待一些時間罷了,沒有享受也沒有感知,活著跟死亡沒啥區別。

所以,在這些種種原因之下,同事就想著,如果老母親能早點走,或者對他們家和老母親來說,都是一種解脫。

為什麼有些子女到了五六十歲後,會慢慢對家裡老人變得不孝了?

聽說了同事這些事後,我突然發現,周圍很多過了50歲,就開始變得不孝的子女,或許就如同事這樣,被現實逼的無可奈何。

也印證了那句老話:「久病床前無孝子」,面對癱瘓痴呆,無法治癒還需要人天天伺候陪護的老人,真的會讓子女從孝順變得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