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坐月子時婆婆去給女兒帶孩子,摔傷後讓兒媳伺候:別做夢了

2025-06-13

王小琴剛坐完月子,抱著剛滿月的兒子小寶坐在沙發上,臉色還有些蒼白。她低頭看著懷裡的小生命,嘴角忍不住柔和了下來。

「媽,你真的是沒把我當回事。」王小琴忽然抬頭,語氣淡淡的。

她對面坐著的婆婆劉玉芬,腿上纏著繃帶,手肘上還貼著紗布,坐在輪椅上,一臉疲態,「小琴,我不是不回來照顧你,是你小姑子她那邊也急……」

「是你孫子剛出生,我在坐月子,她不過是孩子發燒,你就一聲不吭去了外地三天。」王小琴說著,聲音哽了一下,「你是婆婆,我不是你女兒,就不該指望你是吧?」

劉玉芬一臉尷尬,搓著手,「我哪知道我這把老骨頭也會摔啊,小琴,我是真沒辦法才找你……」

故事回到一個月前——

那時候王小琴剛生下孩子,母親身體不好無法來照顧坐月子的她,只能依靠婆婆劉玉芬。前幾天都好好的,婆婆也確實很勤快,起早做飯、熬湯、給孩子換尿布,雖說有點嘮叨,但小琴心裡還是感激的。

可就在孩子滿三周那天,王小琴半夜起來喂奶,突然發現婆婆不在。

「媽呢?」她一邊給孩子喂奶,一邊問丈夫李東。

李東揉著眼睛,「我媽昨晚接了個電話,說小姑家的丫頭髮燒,坐火車去那邊看了兩天。」

「她沒跟我打招呼,孩子怎麼辦?」王小琴忍不住提高了音量,「我這坐月子呢,她撂挑子就走?」

李東嘆了口氣,「小琴,你也知道我媽就一個女兒,她疼小琴兒不是一天兩天了……再說,不就兩天嘛。」

可那兩天,王小琴一邊喂奶一邊煮飯、擦地,孩子又鬧夜,她整個人幾乎崩潰。

第三天早上婆婆風塵僕僕地回來了,腿上還綁著繃帶,臉色難看,「小琴兒家樓梯沒燈,我下去買粥,一腳踩空摔了。」

「我現在腿骨裂了,手也使不上勁,醫生說得靜養幾個月,小琴,你得幫媽一把。」

王小琴一聽,整個人炸了。

「我剛出月子!媽,你是去照顧你親生女兒,現在回來說讓我伺候你?你還真當我是保姆了!」

婆婆一臉不敢置信,「我是你婆婆,你不照顧我誰照顧我?東子工作忙,你一個在家帶孩子的,順便看看我怎麼了?」

王小琴氣得笑了,「媽,我坐月子你都能丟下我不管,指望我照顧你?別做夢了。」

李東在一旁急了,「小琴,你別這麼說,我媽也不是故意的……」

「她是你媽,你照顧。」王小琴抱起孩子,「我給我媽打電話,請她來照顧我,咱家這局,我不摻和了。」

當天晚上,小琴就收拾了衣服,帶著孩子搬到了娘家。

她母親雖然身體不如婆婆硬朗,但看到女兒和外孫,還是咬咬牙把小琴照顧得妥妥噹噹。

幾天後,李東打來電話,「你非得這麼決絕?媽現在腿還疼得厲害,她都七十了……」

「她是七十,可我是剛生完孩子的月子婦。」王小琴冷冷地說,「她有多疼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那天蹲在地上洗尿布、煮飯、抱娃,她女兒的孩子只是發燒而已。」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媽說她以後會補償你——」

「李東,補償不是嘴上說說。」王小琴嘆口氣,「你自己也該想清楚,我們要的是一家人互相扶持,不是我單方面被當成『應付義務』。」

話沒說完,李東沉默了很久。

這事在家裡傳開了,親戚們議論紛紛。有人說小琴不懂事,婆婆老了還不照顧;也有人站在小琴這邊,說婆婆明擺著偏心女兒,兒媳又不是她的用人。

一個月後,劉玉芬終於出院,但李東終究沒能說服小琴搬回去。她帶著孩子繼續住在娘家,白天工作,晚上帶娃,累是累,但心裡踏實。

劉玉芬這才發現,她以為只要自己一句話,小琴就該理所當然地照顧自己,但現實狠狠打了她一巴掌。

直到那年春節,劉玉芬拄著拐杖,主動上門找小琴。

「小琴,我……對不起。那時候我真是糊塗。你月子裡我沒盡到責任,還張嘴讓你照顧我……」她低下頭,滿臉愧疚。

王小琴愣了一下,看著坐在那裡的老人,心裡翻湧了許多情緒。

她沒說話,只是輕聲地說:「媽,我希望你記住,我不是欠你什麼。你想我伺候你,先學會把我當家人。」

故事的最後,小琴沒有立馬回去,也沒有把門關上,她抱著孩子,慢慢地泡了一壺熱茶。

婆婆望著熱氣升騰的茶杯,眼圈慢慢紅了。她終於明白了一件事:家庭不是索取的理由,感情更不是理所當然。

這一次,她學著低頭,也學著珍惜。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