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坐月子時婆婆去給女兒帶孩子,摔傷後讓兒媳伺候:別做夢了

2025-06-13     緣分     2132

幾天後,李東打來電話,「你非得這麼決絕?媽現在腿還疼得厲害,她都七十了……」

「她是七十,可我是剛生完孩子的月子婦。」王小琴冷冷地說,「她有多疼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那天蹲在地上洗尿布、煮飯、抱娃,她女兒的孩子只是發燒而已。」

「媽說她以後會補償你——」

「李東,補償不是嘴上說說。」王小琴嘆口氣,「你自己也該想清楚,我們要的是一家人互相扶持,不是我單方面被當成『應付義務』。」

話沒說完,李東沉默了很久。

這事在家裡傳開了,親戚們議論紛紛。有人說小琴不懂事,婆婆老了還不照顧;也有人站在小琴這邊,說婆婆明擺著偏心女兒,兒媳又不是她的用人。

一個月後,劉玉芬終於出院,但李東終究沒能說服小琴搬回去。她帶著孩子繼續住在娘家,白天工作,晚上帶娃,累是累,但心裡踏實。

劉玉芬這才發現,她以為只要自己一句話,小琴就該理所當然地照顧自己,但現實狠狠打了她一巴掌。

直到那年春節,劉玉芬拄著拐杖,主動上門找小琴。

「小琴,我……對不起。那時候我真是糊塗。你月子裡我沒盡到責任,還張嘴讓你照顧我……」她低下頭,滿臉愧疚。

王小琴愣了一下,看著坐在那裡的老人,心裡翻湧了許多情緒。

她沒說話,只是輕聲地說:「媽,我希望你記住,我不是欠你什麼。你想我伺候你,先學會把我當家人。」

故事的最後,小琴沒有立馬回去,也沒有把門關上,她抱著孩子,慢慢地泡了一壺熱茶。

婆婆望著熱氣升騰的茶杯,眼圈慢慢紅了。她終於明白了一件事:家庭不是索取的理由,感情更不是理所當然。

這一次,她學著低頭,也學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