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阿姨,57歲,退休前是一家國企的財務,乾了一輩子帳務,性子仔細,嘴巴不算甜,但心地卻實誠。丈夫早年去世,她一個人把兒子小偉拉扯大。如今好不容易兒子成家立業,媳婦芳芳也挺懂事,孫子都三歲了,她想著一家人該好好過日子,於是主動攬下帶孫的差事。
「媽,你放心,我跟小偉上班忙,你把航航帶好,等他上幼兒園了,你就輕鬆了。」芳芳曾這樣跟她說。
「好好,我能幹得動,咱們是一家人,不說這些。」劉阿姨笑著擺手,當時是真心的。
可日子久了,她慢慢覺出味兒來。帶孩子是個累活兒,早起晚睡不說,還得時刻盯著。航航不吃飯,劉阿姨一口口哄,一口口喂;下雨天接送去早教班,自己鞋襪濕透也不敢讓孩子受涼。可她不說,別人也不問,好像這就是她應盡的本分。
有一回,她感冒發燒,咳得厲害,也不敢請假休息。芳芳晚上回來見她臉色不好,只問了句:「媽你是不是又吹風了?以後注意點。」就再沒下文。
這天,出事了。
劉阿姨照例帶著航航去小區門口超市買菜,小傢伙看中了一袋糖果,非要買,劉阿姨想著孫子乖了幾天,也就答應了。回到家,小航邊吃邊跑,突然腳下一滑,摔了個四腳朝天。
膝蓋擦破了皮,哭得驚天動地。
芳芳晚上回來一看孩子腿上貼著創可貼,頓時炸了:「媽!你是怎麼帶孩子的?怎麼摔成這樣?」
劉阿姨一時語塞,「就……就是在家裡摔了一跤,沒啥大事。」
小偉在一旁補刀:「你不是說不讓他吃糖了嗎?還讓他邊走邊吃,你就這麼慣他?」
劉阿姨委屈得差點落淚,「我不是……不是看他這幾天表現好,想著獎一下……」
「獎?你知道他才三歲嗎?你當年帶我也這麼隨便嗎?」小偉語氣越來越重。
那一瞬間,劉阿姨心涼了。
第二天,她特意早起,給小航煮了最愛吃的雞蛋面,又洗了衣服,把廚房也收拾乾淨,然後走進了兒子房間。
「你們以後自己帶孩子吧,我累了,也不想管了。」
芳芳一愣,小偉趕緊問:「媽,你這是什麼意思?」
「我帶孫子三年,從來沒說過一句怨話。你們上班,我接送;你們加班,我陪睡;孩子生病我守夜,哪一樣沒上心?可現在呢?孩子摔一跤,你們像對仇人一樣責問我,我不是傭人,也不是機器人。」
劉阿姨說完,拎起包走了。
她搬回了老舊的小區,一進門,看著熟悉的老家具和陽台上落灰的蘭花,反而心裡輕鬆不少。
幾天後,小偉和芳芳帶著航航上門,孩子撲進她懷裡喊:「奶奶,我想你了。」
劉阿姨眼眶一熱,但沒有立刻回應兒子。
小偉紅著眼說:「媽,是我們錯了,我們太不懂事了,你受苦了。」
芳芳也拉著她的手:「媽,不是我們不感激你,是我們太把你的好當理所當然了,對不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劉阿姨沉默良久,才嘆了口氣:「我是想幫你們,但不是被你們當成工具人。你們要是真心孝順我,就多尊重我、體諒我。」
最終,劉阿姨沒有回去帶孩子,而是提出了建議:航航上早教班的日子,她偶爾幫接送,其他時間她要去參加老年舞蹈班、學插花、跳廣場舞。
「我也得過自己的日子,活得舒坦,才有心情疼你們。」她笑著說。
這個決定,成了她晚年生活的轉折點。
她不再一味付出,而是學會了先愛自己。兒子媳婦也變得更懂事,逢年過節更主動帶孩子來陪她,劉阿姨總說:「我家小航啊,最乖最懂事了,奶奶最疼你。」
但她心裡知道,那個願意為家一忍再忍的自己,早已學會了換一種方式去愛人和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