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上小學了,有公立學校不讀,卻送去了私立小學,而那費用雖然不比幼兒園的高,但一年下來也要3萬多。
如今孩子上6年級了,聽說他們夫妻倆光在孩子教育上,就花費了五六十萬,未來上初中、高中還要堅持送孩子去私立的,這麼算下來,孩子讀完高中,他們在孩子讀書上,最少也要花費百萬。
過去看錶妹如此富養兒子,我們這些走得比較近的親戚,就會忍住勸她別對孩子太奢侈了。孩子肯讀書,哪裡讀書都一樣的,這年頭公立學校里走出來的尖子也不少。
但表妹不以為然,說現在的孩子就是要給他好的學校環境,才能有見識,才能學得更多更好等等。這樣的表妹,一度讓我不想聯繫,感覺說再多都沒用。
三年前過年,我陪父母去看望已經70多歲時,看見表妹沒回來,過年也只給了1000元過節費。
我就很生氣,直接電話責怪表妹。可表妹說,她壓力很大,要供房貸,又要供孩子讀書,實在是沒多少錢了,她自己化妝品都不敢買很貴的。
我就說房貸在所難免,可在孩子的花費上,我覺得真沒必要太富養。與其花這麼多錢送孩子去私立學校,不如去公立學校,這樣省點錢,拿來孝敬娘家父母,還有幫幫父母養一下痴傻的哥哥。
然而,表妹卻總是扯開孩子的話題,說她每年拿出不少錢給娘家父母,還說我姑姑和姑父都有買那個農村養老保,現在每人每個月都有500多領,加上她每次過年過節轉的紅包和過節費,她認為在農村生活,已經非常足夠了。
我說這樣算,兩個老人一個月有個一千以上是挺夠的,但這不兩個老人上了年紀,這病那痛的,又加上家裡不是還有個痴呆的哥哥麼,這三個人老弱病殘在一起,一千多的花銷是非常不夠的。
表妹聽我這樣說,就說錢不夠花,老人會說的,老人沒說代表就還夠花。這話讓我很惱火,我說哪個老人沒錢了,敢直接跟子女要錢?還不是會心疼子女,情願自己苦點累點。
後來這麼一鬧過後,表妹為了那點臉面,是有每個月打生活費回來了,但卻少得可憐,一個月才800元。
看到表妹這樣,有時候我真搞不明白,為啥她花費百萬去給孩子讀書時,卻很捨得,而給父母一兩千元生活費,卻如此心疼和捨不得?難道孩子就是她的至親,父母就不再是了嗎?
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