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前我花48萬在老家建房,村裡人笑我傻,如今他們卻紛紛效仿我

2025-06-13

文/老葉 故事來源/曾宏慶

9年前,在城裡定居已經有9年的我,花48萬在老家建了一棟二層小樓,想著有空就帶著父母孩子回老家住一住,享受一下田園生活。

誰知從我開始籌備建房,到新家入住兩三年了,村裡還是有很多人笑我說:「人人都是往城裡鑽,而我卻還跑回來,真是人傻錢多!建了房子就等著落灰」等等。

當時這些聲音,把我家折騰得人心惶惶,紛紛勸我放棄,但我卻咬牙把房子建了。

如今,9年過去了,那些嘲笑聲不見了,反而村裡很多人都打臉似的,說我才是最有遠見的,並一個個想學著我回村建房子,為啥會這樣變化呢?

下面就給大家說說我建房子那些事。

80年的我,出生於農村,父母都是務實的果農。家裡一直住的是二三十年代的老瓦房,房子看起來很大,但因為和大伯同住,導致家裡的居住空間很少。

我家是三姐弟,加上父母一家五口,爺奶還在時,我們五口人就擠在三間房裡,兩個姐姐一間房,父母一間房,而我雖然一個人住一間,但我的房間同時也是個倉庫房。

一半是放糧食,剩下一半只能放下我的一張床,每天都與糧食為伴,時不時還會遇到老鼠光臨。

一直到我14歲,爺奶相繼去世,家裡多出了一間房,我才真正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房間。

擁有了自己的房間後,這破舊又經常漏雨的老瓦房,還是讓我很不滿意。尤其是看見隔壁有錢的鄰居建了小洋樓,我就很想建個大大的水泥房子。

年輕那會兒不懂事,看見村裡很多人都建了房子,我就會嚷嚷父母也要建個新房,父母卻總說沒錢,而我就有點叛逆地怪他們沒出息。

後來看到父母確實是盡了力,為了供養我們三姐弟讀書早出晚歸,有病也不敢去醫院看後,我也慢慢理解了父母,開始努力讀書,想靠自己建個房子給父母住。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出門工作前想著努力掙錢回老家建房子。可我大學畢業去了城裡工作後,又緊接著娶妻生子,讓我不得不順應生活,在城裡買房安家。

最終房子一買,手裡就沒多錢了,父母也老了,掙不了多少錢,老家的房子只能修繕,沒法重新建過。

9年前,我自己創業開小公司賺了不少錢後,我就和家人商量,要回老家蓋個新房子。

那時候,全家人都很支持我,尤其是我的妻子,因為每年過年回去,要住那個老瓦房,她真的受不了。

我是個說干就乾的人,全家人一同意,我就立馬準備材料去申請報建了。

但准建證下來後,村裡人知道了卻議論紛紛:說我傻,說我糊塗,這年頭誰有錢還回農村建房,建了房子也住不到多長時間,還不如把錢拿去城裡買多一套房

這期間村裡人的議論,導致全家人都被影響,原本支持我的,也開始勸我放棄建房」。

尤其是我的妻子,認為農村離城裡不遠,才18公里,半個小時就可以回到的地方,沒必要建房子。勸我有錢拿來存,或者投資,更或者買多一套房子更好。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可我還是堅持要在農村建房,一是為了圓兒時的夢,二是我覺得農村有家才是家,以後我也是打算退休就回老家養老的。

最終,全家人被我說服,還是把房子給建了起來。

那時候我建房子很順利,不論是報建,還是建造,都沒有太多阻礙,前後8個月就把二層小樓建好,並簡單裝修入住了。

那時候也花費很少錢,總共花了48萬,就建了棟占地130平方,兩層半,前後帶院子的小樓。

房子建好後,村裡人的議論聲還是很大,每次回老家小住,遇到村裡人,他們都會時不時說笑,笑我就不該建房子的。

因為在2017年到2019年那三年里,城裡的房價是一直在漲,如果當年我花48萬買個小戶型的房子,沒幾年可能就已經賺了十多萬了。

說實話,看到房價不停的漲,我還是有點後悔的。但後來,疫情一來,城裡到處封鎖時,我帶著妻兒父母回農村老家住時,我又覺得還是在農村有房子住的好。

在農村,空氣好,環境好,有地方可以種菜,養雞鴨,吃的喝的都放心,最主要父母老了,在農村也是他們最好的養老歸宿。

這新房建好的七八年里,我們一家子也多了很多歡樂,每到周末,或者節假日,都會回老家去住。

以前父母都在城裡住得很無聊,每天不是買菜做飯就是接送孩子,很少有啥興趣愛好消遣,如今農村老家有了新房子,他們就變得忙碌又充實起來,

每隔一兩天,他們夫妻倆就會輪流坐車回老家種菜管理果樹。我們老家離縣城家不到20公里,這些年也開通了公交線路,坐車很方便,大概一個小時就可以回到老家。

我也很喜歡回老家,在城裡忙碌了五天,一到周末就喜歡回老家住,感覺回到老家我就可以放下一切壓力和束縛,有啥應酬、酒局、和沒必要的人際往來,都可以用回老家陪老人孩子為藉口推脫掉。

可能當初因為建房,我沒能買多一套房,錯過了大好的房市,但我現在也沒啥後悔的,畢竟我用這錢,在農村給父母妻兒帶來了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而這些年,隨著建設新農村,村裡各種美化,修柏油路,裝路燈,設置垃圾桶、開通快遞、自來水等等服務,讓村裡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

當初很多笑我傻的村裡人,也都開始效仿起我,想在村裡建房。

可是,這年頭想要建房子可沒我那個時候容易,有些是戶口遷走了,在老家沒有宅基地了,有些是老房子被列為古建築,又不能拆了重建新房,只能修繕,還有些是因為造價高了,不值得在農村建房了等等。

所以,現在有不少建不了房的村裡人,都一改當年的嘴臉,紛紛說我才是最有遠見的。

其實,我也是堅持自己的夢想,和想給家人一個好的居所,並沒有想太多未來什麼變化,而能碰上這麼大好的環境,也純屬是意料之外的事。

不過我這些年也是看出來了,城裡再好,它只是便利於工作、學校、和就醫,對於生活和養老,我覺得還是農村更好。

因此,我建議有這幾種情況的家庭,還是要努力回老家建個房子的:

1、手裡頭有四五十萬閒錢的家庭,尤其是隨便拿出二三十萬出來,也不會影響日常生活的,還是建議在老家建個房子,不用太大,一層也好,還是小二層都好,更或者老房改造都行,只要回到老家有個很適宜的居住環境都是好的。

2、家人有戶口還在農村的,還有宅基地的家庭,一定要努力且儘快在農村建房子,因為現在政策越來越嚴格,戶口不在農村,就很難建房了。

很多地方都是這樣的,即使老家還有老屋子,但沒戶口,就只能修繕老屋,不能拆了重建。大家要記住,老家的房子才是我們真正的不動產,過了一二百年,只要家裡還有人在,這房子都是我們自己的,而城裡的房子只能擁有那麼幾十年而已。

3、老家離城區很近的,或者周邊有景區開發、鐵路建設的家庭,也要努力回去建個房子。一個是這些農村可能以後對建房要求會越來越高,第二個是隨著城市發展,這些挨著城區的農村,將來肯定會有大發展,什麼拆遷、變城中村等等。

就算不圖這些城市發展帶來的鴻利,離城區近,意味著回老家方便,在城裡住膩了,試著回老家住住也很不錯的。

4、家裡老人還健在,經常想回老家的家庭,也建議在老家建個房子。人老了,都會非常念鄉,尤其是老一輩人,從農村出來,不管在城裡跟著子女生活得多麼幸福,但心裡還是放不下生活幾十年的老家。

為了讓他們晚年能過得更加幸福,可以試著圓他們的夢,在老家建個房子,讓他們可以常回老家住住,並住的舒適又安心。

不過還是要因人而異,有能力就建,沒能力把老房子修繕好一點也不錯的。

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


相关文章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