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場酒席過後,就遇到疫情,為此我連續3年多都沒回去,對於老家的事也不是很了解。
對於堂侄子在隔壁縣工作的事,我更是不知道,我以為像堂侄這樣的大學生,進入了體制內,肯定會越來越有出息的。
可是那天電話里,堂叔卻告訴我,他們當初也像我這樣對堂侄報以期望,但現實卻不盡人意的。
他說堂侄是拿到了鐵飯碗,卻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的。
堂侄的單位,位於離家120多公里外的偏遠鄉鎮,地理環境一般,經濟條件很差。
說是去做辦公室的清閒工作,結果到了那裡卻什麼都得干,甚至乾得最多都是本職工作之外的事。
尤其是那個鄉鎮單位60、70後的老人比較多,很多也不大會電腦,或者很多東西也不會的,因此遇到一些電腦活、力氣活,都會交給我這90後侄子去做。
我侄子為了不得罪那些老人,就只能拚命干,前輩要他幹啥就幹啥,因此別的同事都是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而他卻成了駐紮單位的打工人一樣,一天24小時,起碼有12個小時是在單位幹活,或者去下鄉的。
有時候為了完成一些工作,周末都不敢休息,跑回去單位幹完才走。
在那邊,活多事多,開的工資還很少。
侄子剛入職那頭一年,除去五險一金,加上一些鄉鎮補貼,工資到手才3600元左右。
入職一年轉正後,雖然工資漲了不少,但也不見漲多少,到今年辭職前,剛好乾滿4年了,可工資到手才4400元。
對比很多打工人,這工資已經非常不錯了,但對於我堂侄的情況,卻很不理想的。
堂侄在那邊要自己生活,有單位宿舍包住,卻沒有食堂包吃,因此他一個月在鄉鎮的開支也有點多。伙食費一個月要1200元,零碎開銷一個月要400元左右,每周回一次家裡,來回車費一個月下來要360元。
最後,一個月的開銷差不多就要侄子一半的工資。
節儉下來,一個月勉強能攢個2000元或一千七八的樣子,還算不錯的。對於我侄子這樣過了而立之年,要娶妻成家的男人來說,卻是很不行的。
現在的婚姻成本太高了,要想娶個媳婦,首先就得拿得出十來萬的彩禮,其次是在城裡要有套房子。
而我堂侄去鄉鎮單位乾了四年多,卻沒攢下多少錢,加上父母的老本,也就只能勉強湊出個彩禮錢,和擺酒席買三金的錢。至於在城裡買房,他們是買不起的。
這年頭,也沒有哪個姑娘願意嫁到農村,和嫁給沒房子的男人,為此我堂侄如今32歲了,也沒成功娶到一個媳婦。
面對這樣的窘境,堂叔堂嬸是沒辦法給予堂侄太多支持,兩老沒啥文化,只會種果樹維持生活,只能靠侄子去努力。
而鄉鎮單位那點工資,要想讓侄子在城裡買套房子,和娶上媳婦真的太難了。
就這樣,為了突破這種窘境,今年年初,侄子只能辭掉公職,跳槽去城裡的私企工作。
雖然說,私企的工作沒有公職穩定,但發展空間卻比鄉鎮單位多,工資也比公職要好。堂侄一進來,就有4300元的工資,兩個月轉正後,加上各種績效提成,一個月努力下來也有五六千。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