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今年62歲,離異多年,一直在社區做志願服務,性格直爽熱心。她自己有套老破小,生活不算富裕,但也過得自在。兩年前,經人介紹,她認識了張大爺,比她年長三歲,是退休工人,喪偶多年,有個女兒遠嫁外地。
張大爺初見王阿姨時,話不多,人顯得老實巴交,但很體貼。一起吃了幾次飯後,張大爺提出:「我們年紀都大了,搭個伴也好,日子不寂寞。我身體還不錯,不會拖累你。」
王阿姨猶豫了一下:「搭伴可以,但我不圖你啥,你也別拿我當提款機。」
「那是當然的,我這每月有退休金,生活費夠用。」張大爺拍拍胸口。
後來,王阿姨把自己老房子租出去,搬進了張大爺家。生活上兩人搭伴煮飯、看電視、遛彎,日子一度還挺平和。可沒過幾個月,王阿姨發現張大爺每月退休金一發,他就一臉沉重。
「你工資卡去哪兒了?」王阿姨一邊炒菜一邊問。
「唉,前些年給我閨女用了,說是幫我打理打理……後來她就一直用著。」張大爺低著頭,有點不好意思。
王阿姨皺了眉:「你都快七十了,還讓閨女拿你工資卡?那你日常開銷靠啥?」
張大爺搓了搓手:「她每月給我留點……夠買菜的。我們不是搭夥嘛,你不是也在一起過日子……」
王阿姨臉色一沉,筷子一摔:「合著我是搭夥的,還要倒貼?」
張大爺嚇了一跳:「別生氣,我不是這意思……」
王阿姨沒吵,只是心裡有了根刺,開始細細觀察。平時買菜交電費,張大爺從不主動掏錢;屋裡大大小小修補的花銷,也全是她出的。他女兒偶爾來電,也從不提看望老人的事,更別說來看看了。
有一次,王阿姨忍不住了:「你女兒知道你搭夥了吧?」
張大爺點頭:「她說只要我過得好就行。」
「是啊,當然好——我供你吃住,她當然沒意見。」王阿姨冷笑一聲。
張大爺臉色難看了,但還是沒吭聲。
真正的導火索,是今年春天張大爺突然生了一場病。半夜上廁所摔了一跤,送去醫院檢查,輕微腦震盪,還得住院觀察。
王阿姨連夜陪去醫院,掛號、陪床、買飯,忙得團團轉。結果醫生說要做幾個檢查和輸液,押金得先交五千。王阿姨問張大爺:「你銀行卡呢?」
「在閨女那兒……」張大爺低聲說,「你先墊一下吧,我出院後讓我閨女給你轉。」
王阿姨臉都黑了,站在醫院走廊里冷笑:「你讓我拿錢?你自己工資卡給你女兒拿著,我倒成了提款機?」
張大爺急了:「不是,我……她也不容易,有孩子要帶,我想著她攢著……」
「那你現在怎麼不找她攢著的錢交押金?你閨女呢?你病了,她人影都沒有!」
王阿姨眼裡泛著火,轉頭就給張大爺女兒打電話:「你爸住院了,需要交錢,你趕緊來一趟。」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