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分手,是認真的嗎?」
餐廳角落,燈光柔和,王磊一隻手還攥著菜單,語氣裡帶著不敢置信的顫抖。
「嗯,我想好了。」坐在他對面的林婉低頭攪動咖啡,語氣平靜。
王磊三十二歲,普通二本出身,靠著拚命工作,擠進了一家外資企業,年薪三十萬。在深圳這種大城市,不算特別拔尖,但也算站穩了腳跟。
林婉比他小兩歲,是個設計師,家境不錯,從小在城市長大,父母是大學老師,溫和得體。兩人戀愛三年,原本談婚論嫁也提上了日程,王磊以為他們會結婚,買房,慢慢過日子。
直到今天。
「是不是我媽又說了什麼?」王磊眉頭緊皺。
「不是。」林婉搖頭,「她上次來雖然還是那樣,但我忍了。」
「那你告訴我,為什麼?」
林婉看了他一眼,像是攢了很久的話:「磊,你很努力,我不否認。但你知道我們之間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嗎?你的生活,從來不是『我們』的,而是『你+你的原生家庭』。」
王磊愣住。
林婉接著說:「你父母六十多了,還在家鄉種菜賣菜,你說你心疼他們,要接到深圳來。我支持你。」
「你說他們不願意來城市,那你每月匯五千過去,我也沒多話。」
「可後來你說,要再給他們在縣裡買套房,讓他們『有面子』,要用我們的首付。」
她盯著他:「你有想過我的感受嗎?」
王磊臉色變了,聲音不自覺提高:「我年薪三十萬,我還不配孝順父母了?」
「你當然可以孝順!」林婉也急了,「可你不能用『孝順』綁架我們的未來!」
「我們攢了三年,準備買婚房。你卻說,縣城房子現在便宜,給爸媽買一套再說。你說我冷漠,說我不體貼你父母。」
「可你有沒有想過,你做的這些,是不是在消耗我們的感情?」
王磊咬牙:「他們辛苦了一輩子,供我上學,我今天能有出息,不是他們的嗎?」
林婉冷笑:「那我問你,將來你父母病了,你打算怎麼安排?你說要讓他們跟我們一起住,你媽說『媳婦進門就是一家人』,家務她不做,帶娃她也不想管,她說她養你已經夠辛苦了。」
「你還記得上次我爸媽來深圳,她當著我爸的面說『我兒子苦,你們家就不能多擔待點?』」
「磊,我們的生活,是不是你父母的一部分?你有沒有為我爭取過一次?」
王磊嘴唇動了動,最終沒說出話來。
他沉默了半晌,才低聲說:「我不是不在意你,只是……我真的想讓他們過得好點。」
林婉眼裡泛起淚光,「我知道你孝順,我真的知道。但你要明白,你的孝順,不能用來壓低我的幸福。」
「我怕我們將來有了孩子,你會說『你媽辛苦,你多干點』,『你做媽的,得體諒我媽』。」
「我怕你永遠把我放在你父母之後。」
餐廳里一陣沉寂。
王磊握著筷子的手在發抖,仿佛一口氣堵在胸口。
他從小在農村長大,父母含辛茹苦,供他讀書,他拼了命地跳出農門,為的就是有一天能「光宗耀祖」。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可這一天,城市給了他身份,卻也帶來了距離和衝突。
分手是和平的。沒有撕扯,沒有眼淚,只是各自回家,各自收拾回憶。
林婉搬了家,換了手機號,刪掉了微信朋友圈。
王磊那晚一個人坐在陽台上,點了一根煙。他突然想起,小時候家裡缺錢,他媽連生病都不敢看醫生,一直念叨:「你要爭氣,將來有出息,就別讓爸媽再幹活。」
於是他拚命考上大學,拚命找工作,拚命省錢寄回家,連自己生日都沒給女朋友買過像樣的禮物。
「我錯了嗎?」他低聲自語。
第二天,他照舊去上班,下班後把錢打給了父母,然後用自己剩下的錢交了房租。
他刪掉了兩人一起拍的合影,手機相冊清空後卻仿佛心也空了。
後來村裡有人問他媽:「你兒子不是說給你們買房嗎?」
他媽笑笑,「他說過,但我們不想要了。他日子不容易。」
一年後,林婉訂婚,對方是個律師,家境相當,兩人共同出首付買了婚房,日子雖平凡,卻步調一致。
而王磊仍舊一個人生活,有時會在朋友婚禮上聽見熟悉的歌,心頭一酸。
再後來,他也遇見了另一個姑娘,不嫌他家庭,不圖他年薪,只是希望:「我們能一起好好規劃未來。」
這次,王磊學會了,不再把一切都壓在肩上,也學會了區分「孝順」和「責任」。
他開始明白:你對父母的好,是你為人子女的本分;可你對伴侶的重視,才是婚姻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