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吳桂蘭打完一整天的牌,拎著一兜水果哼著小曲回家,一打開門,發現屋裡空蕩蕩的,兒子兒媳的衣櫃沒了,孩子的小書桌也不見了,甚至連陽台上那幾盆綠蘿都被搬走了。
她愣在門口半天,嘴裡的哼唱卡在喉嚨里,一種不安的預感蹭地湧上來。
「囡囡?」她喊了一聲孫女的名字,沒人答應。她走進房間,床鋪整整齊齊,孫女平時最愛的毛絨熊也沒了。
她忽然坐在沙發上,有點喘不上氣來。
這才意識到——兒子一家三口,走了。
事情還得從前一天說起。
早上,兒媳小雪準備帶女兒囡囡去參加幼兒園的親子活動,一邊找鞋一邊跟婆婆說:「媽,你今天有空不?幼兒園家長太多了,不太好停車,我和小濤商量了一下,要不您陪囡囡去?」
吳桂蘭正在廚房擦鍋,皺著眉頭:「我今兒約了打牌,一大早都跟她們說好了。我這人不去,她們得說我不講信用。」
小雪臉色有點不好看:「媽,這親子活動一年就一次,而且囡囡特別希望您去。」
「唉喲,我去打牌不是玩,是鍛鍊腦子,我這把年紀,得找點事做。」吳桂蘭一邊說,一邊戴上了她的金耳環,提著包準備出門。
小濤從房間出來,語氣也不太好:「媽,你打牌都打了多少年了?囡囡一天到晚跟你說想讓奶奶陪她,您一次都沒答應過。」
吳桂蘭一聽不樂意了:「你們什麼意思?我白天給你們做飯、接孩子、洗衣服,我容易嗎?就因為我今天不去幼兒園,就開始數落我?你們這叫忘恩負義!」
小雪想說點什麼,被小濤拉住了:「算了,走吧,遲到了。」
吳桂蘭坐在沙發上,嘴巴撇著,一臉委屈。
可沒過多久,小雪又折回來,把囡囡抱回來交到她懷裡,說:「媽,我們單位臨時開會,小濤也趕不過來,囡囡就拜託您一天,我們下午六點就回來。」
吳桂蘭一臉為難:「我真有牌局,要不你讓她自己玩會兒,我中午回來給她煮個面。」
小雪眉頭擰著:「媽,囡囡才五歲,你怎麼能把她一個人丟家裡?」
「哎呀,我小時候五歲就能去田裡拔草了,現在這孩子都被慣壞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們小區樓下保安都熟的,囡囡不亂跑就行。」
小雪咬著牙:「媽,您這也太不靠譜了……」
「行了行了,就這樣吧,你們忙去。」吳桂蘭不耐煩地揮揮手。
於是,囡囡那天被留在了家。
吳桂蘭打了一天的牌,打得不亦樂乎,中午跟牌友吃了頓炒粉,下午又轉戰別人家繼續搓。直到晚上七點才拎著水果晃悠回家,心想:「哎呀今天贏了五十塊,運氣不錯。」
可她一打開門,屋裡空了。
她開始打小雪電話,關機,再打小濤的,也關機。
她慌了,去群里問:「有誰見我家小雪和小濤沒?」沒人回復。
她坐在客廳,看著四面白牆,一陣頭皮發麻。
晚上十點,終於,小雪給她發了條微信——
「媽,我們搬走了。你不需要理由,我們也不想再爭吵。囡囡那天一個人在家,哭著給我打視頻電話,說她餓了,怕黑。我當時在廁所里看到消息,眼淚都出來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你可以不喜歡我們,但你至少得有點責任心吧?孩子是你親孫女,你把她一個人丟在家裡一天,就為了一場麻將。你說你鍛鍊腦子,我看你是把良心搓沒了。
別找我們了,我們也累了。」
吳桂蘭看完,手機差點掉地上,半天沒緩過神來。
她忽然回想起那天出門前囡囡軟軟地說:「奶奶,我能跟你一起去打牌嗎?」
她說:「那哪成,孩子不能去打牌的地方。」
她回憶起,小雪在廚房小聲叮囑囡囡:「餓了就去冰箱找雞蛋,我給你煮好的。」
那時候她還在想:「這些當媽的,真是太嬌氣了。」
可現在,屋裡空空蕩蕩,連囡囡最喜歡的小馬塑料凳都不見了。
她不甘心,跑去兒子單位堵人,人家說:「他早就調到外地去了。」打聽了好幾天,才從鄰居口中得知,他們已經搬到隔壁市去住了,連房子都租好了。
她開始每天守在手機前,盼著小雪或小濤回她信息,可等來的只有朋友圈的屏蔽。
幾周後,過生日那天,她點了個小蛋糕,一個人坐在沙發前插上蠟燭,卻想起以往囡囡唱歌給她聽:「祝奶奶生日快樂……」
現在,屋裡連點人氣都沒有。
那天夜裡,她終於打通了小雪的電話,一聽對面是囡囡,她哽咽了:「囡囡,是奶奶,奶奶想你了……」
電話那頭靜了好一會兒,才傳來小女孩稚嫩的聲音:「奶奶,你會不會又把我一個人關在家裡?」
吳桂蘭淚如雨下。
到這時她才明白,有些錯,真的不是一句「我不懂事」就能挽回的。兒子兒媳不是狠心,是失望太多次之後,終於決定不再給機會了。
她現在才知道,家不是靠嘴說「都是一家人」就能穩住的,是靠一點一滴的責任和心意撐起來的。
可惜,明白得太晚了。
她坐在空蕩蕩的屋子裡,喃喃自語:「我這一輩子,輸得最慘的一局,就是那天的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