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潘石屹近況曝光:清倉全身而退,沒有爛尾樓和負債,人在紐約

2025-06-14     昀澤     2281

網友扒出更多細節:潘石屹兒子潘瑞被曝通過「捐贈入學」進入哈佛,而哈佛官網顯示其本科新生中,僅0.3%來自中國貧困家庭,且多數可通過獎學金覆蓋費用。

「賺中國錢,養美國夢」的指責甚囂塵上,連《人民日報》都點名批評:「企業若沒有社會責任感,再大也走不遠。」

潘石屹的選擇,折射出部分中國富豪的「避險心態」。他曾在採訪中暗示國內地產環境 「不確定性增加」,而美國的資產保護制度更讓他安心。

但這種「全身而退」的精明,卻讓他失去了本土市場的根基——SOHO中國市值從巔峰期的600億港元跌至不足200億,曾經的「地產標杆」淪為邊緣角色。

更尷尬的是,他在美國並未真正融入主流社會。儘管住著上東區豪宅,卻頻繁被外媒追問「是否轉移資產」,捐款行為被質疑「買身份」,甚至有美國網友調侃:「中國富豪的錢,比哈佛的獎學金更可疑。

61歲潘石屹近況曝光:清倉全身而退,沒有爛尾樓和負債,人在紐約

曾經的「國際化」人設,如今更像是一場充滿爭議的豪賭。

不可否認,潘石屹是商業時代的弄潮兒:他踩中改革開放的紅利,用 SOHO概念重塑城市空間,為中國商業地產注入創新基因。

但當他帶著巨額財富轉身離開時,留下的是「缺乏擔當」的爭議標籤。正如經濟學家馬光遠所言:「企業家的價值,不僅在於創造財富,更在於與國家共成長。」

如今61歲的潘石屹,在紐約中央公園跑步的照片依然光鮮,但評論區滿是 「祖國建設你不在,美國享樂你最快」的嘲諷。

他的故事提醒著後來者:商業成功可以精明計算,但社會責任永遠是一本良心帳。當「逐利」與「愛國」失衡,再華麗的轉身,也難掩背影的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