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陪伴無數孩子長大的兒童文學作家周晴,年僅57歲就永遠離開了我們。
消息一出,評論區瞬間被 「不敢相信」「太突然了」 刷屏,不少家長翻出家裡的《了不起的許多多》《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才驚覺這位「童話造夢師」 早已把溫暖寫進了幾代人的童年。
5月5日,媒體曝出周晴因病去世的噩耗,上海作協發布的訃告顯示,她於 5月2日在上海中山醫院離世。
57歲,對於作家來說正是創作的黃金年齡,可她卻走得如此倉促。更讓人心疼的是,家人和單位始終未透露病情,葬禮也低調舉行,仿佛想讓她安靜地告別這個世界。
網友們忍不住感慨:「連離開都這麼溫柔,周老師真的把所有熱鬧都留給了她的文字。」
翻看周晴的社交痕跡,才發現她的身體預警早有端倪。2023年10月那場 「作家進校園」活動,成了她最後的公開露面。照片里,她身形消瘦,眼神里透著疲憊,和早年神采飛揚的模樣判若兩人。
可即便如此,她依然站在講台上,認真分享創作心得,講到孩子們感興趣的故事時,嘴角還會露出熟悉的微笑。網友看後淚崩:「原來她是在帶病堅持啊,那些溫柔的話語,都是她留給孩子們最後的禮物。」
往前追溯,2021年她還通過朋友帳號宣傳新書,那時的她狀態尚好,侃侃而談創作靈感。誰能想到,短短兩年,命運就和這位「童話媽媽」開了個殘酷的玩笑。
其實仔細想想,這些年她露面越來越少,或許早已在和病魔做無聲的抗爭,只是不想用病痛打擾讀者,默默把所有精力都傾注在最後的文字里。
說起周晴的文學之路,簡直就是現實版「追光者」。1968年出生在上海知識分子家庭的她,從小就對文字有著天然的敏感。
高考時,她以優異成績考入上海大學文學系,大學期間就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妥妥的「學霸+才女」。畢業後進入出版社做編輯,別人忙著改稿校對,她卻在深夜裡伏案創作,硬是從編輯圈 「殺」 出一條作家之路。
她的作品,部部都是童年經典。《了不起的許多多》用溫暖筆觸記錄孩子的成長煩惱,讓無數家長和孩子找到了共鳴;
參與創作的《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把家庭的溫馨搬進童話,成了幾代人共同的記憶。
更厲害的是,她和弟弟合作的《QQ寶貝》系列,開創了親子共讀的新風潮。以及《十萬個為什麼》,多次獲國家級出版獎項。
有人統計,她一生創作了十幾部作品,拿遍了冰心文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最後還做到少年兒童出版社社長,簡直是 「開了掛」 的文學人生!
而她創作的靈感源泉,正是自己的兒子。作為母親,她把對孩子的觀察、對生活的熱愛,統統揉進故事裡。那些細膩的情感、生動的場景,都是她陪伴孩子成長的真實寫照。
如今,兒子不負期望考上北大物理系,研究前沿的人工智慧,成了她最驕傲的作品。網友感嘆:「周老師不僅給萬千孩子寫童話,還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了現實中的『學霸傳奇』。」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可惜,這位用文字溫暖世界的作家,再也無法續寫她的童話。
得知消息後,網友們紛紛翻出家裡的藏書拍照紀念:「小時候每天晚上都聽《大頭兒子》入睡,原來作者已經默默守護我們這麼多年。」「兒子最喜歡《了不起的許多多》,每次看完都吵著要做勇敢的小孩。」
還有同行追憶:「她總是說,兒童文學要寫進孩子心裡,現在她自己卻永遠留在了我們心裡。」
斯人已逝,唯願她在另一個世界,依然能執筆書寫美好。也希望這份藏在童話里的溫柔,能繼續陪伴更多孩子長大。周老師,您的文字永遠是我們童年最珍貴的禮物,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