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生》分身與結局路線介紹

2025-06-18     楷傑     5606

工人楊會要求玩家為分身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維持五天的輻射屏障不間斷和不加班即可完成這組任務,獲得來自工人的體悟:魅力。

分身選擇

可以按照分身對治療方案這一關鍵選擇的態度把 9 個分身分為以下四組:

無論如何都會反叛的刺頭:技術員; 無論如何都不會反叛的隊友:科學家、警衛; 只接受麥克斯韋線的分身:礦工、心理治療師、工人; 只接受莉娜線的分身:植物學家、醫生、精鍊工。

因此選擇技術員、科學家、植物學家、醫生、精鍊工、警衛的組合,並採納莉娜的神經植入物療法的話,就只有技術員一個人會反叛離隊。這個組合同時覆蓋了技術員的反叛劇情、科學家的綠洲劇情、醫生的食譜、植物學家的追妻線和精鍊工的追夫線,比較推薦一周目嘗試。

當然這裡也有一個單次流程湊齊全部分身的作大死騷操作,即放任礦工嗑藥致死,騰出位置後在第二章招募植物學家、醫生、精鍊工和工人,製造白板楊同時選擇莉娜方案並放任工人不接受治療而死,從而騰出位置招募警衛。第三幕技術員跑掉之後也不去救,根據科學家的說法,技術員應該會在第二輪磁暴後掛掉,撿回屍體騰出位置後就能招募心理治療師從而湊齊全部寶可夢。

麥克斯韋線

在一次人生抉擇中犯下終身難忘的錯誤後,麥克斯韋立志要將總覽生命之樹(也就是量子計算機中展示的人生路徑分支)的能力整合到人類意識之中,從而保證人類能在人生中的每個抉擇中都做出最優解,進而消弭人類的種種不完美。他最初的研究是在戰後 PTSD 的士兵上進行的,對士兵記憶的反覆擦寫修改讓他們的精神問題進一步惡化,在一起極為惡性的事件後奧聯公司中止了這項研究,將麥克斯韋調去了採礦部門。看到巽氣對自己理想的潛在助力後,麥克斯韋欣然同意了這項看起來並無前途的調令。通過盧卡斯了解到楊和分身的處境後,麥克斯韋如同嗅到屍臭的禿鷲般看到了復活自己過往研究的希望。他想利用楊和分身來推進自己已然成為扭曲執念的所謂偉大研究,並且為此不惜挑戰人倫底線。

如果順從於麥克斯韋的安排,返回地球後楊將通過麥克斯韋準備的飛機出逃,分身則交給麥克斯韋繼續研究。奧聯公司、莉娜和盧卡斯都不會再與楊聯絡。

盧卡斯

盧卡斯曾是麥克斯韋研究團隊的成員之一。即使身處其中也知曉麥克斯韋不擇手段的研究風格,由於早年收到了麥克斯韋的知遇之恩,盧卡斯依然選擇了自我催眠,跟隨麥克斯韋調職到了現在的採礦部門。本性善良的盧卡斯對自己隨波逐流、放任麥克斯韋的行為是存有愧疚的。他強烈希望自己能基於自主的意願為他人達成些什麼事來獲得救贖和解脫。如果玩家建造了足夠數量的巽氣運輸罐來打動盧卡斯,那麼在結局前就可以請求盧卡斯幫助製作劫持救援船的 RAT。使用 RAT 來修改救援船航線,會將盧卡斯捲入官司,但盧卡斯也會因為自己成功幫助楊解救分身而感到解脫,並將所有罪責都攬到自己身上,給楊的判決爭取到更有利的位置。

莉娜線

楊的前妻莉娜是一個倔強且正義感極強的人。如果玩家在治療分身的方案上沒有採納或是乾脆沒有諮詢莉娜的建議,那麼即使楊解釋說自己是不希望把她卷進來,莉娜也會認為楊是在刻意無視自己的意見,從而與楊徹底決裂。如果玩家採用了神經植入物的方案,在之後的交流中表達出對莉娜的信任,與她坦誠相見,並且保護了分身不落入公司手中,那麼回到地球後二人的夫妻感情存在彌合的可能,但莉娜會被公司解僱。如果玩家把分身交給了公司,那麼莉娜會被升任為新的巽氣技術部主管,但拒絕在任何場合與楊見面,甚至拒絕與楊出席同一場慈善晚宴。

公司線

無論玩家如何選擇,在被技術員背刺之後,科學家都會把事情捅到莉娜那裡去,而莉娜會毫不猶豫地按照流程向上彙報,不可避免地驚動奧聯公司的上層。奧聯公司的高管阿加莎用官司威脅楊服從公司的項目安排,交出巽氣和分身,同時向楊許諾會妥善安置分身。儘管莉娜認為公司派出武裝救援隊是要清理分身,但從救援隊掃描污染的環節來看,這幫天真無邪一臉無辜的大頭兵應該確實沒有接到清洗命令(至少現在是如此)。從阿加莎代表的公司的角度來說,多一個人了解分身的存在就多一分公關的弱點,或許他們確實做到了妥善安置分身的承諾。

催眠氣體和炸船

採用不同方式劫持救援船都會導致楊面臨審判和牢獄之災,遊戲內其他支線的選擇,包括巽氣運輸罐數量、與莉娜和盧卡斯的關係、具體的劫持方式等等都會影響楊的刑期。在理想的條件下甚至可以通過 「精神失常」 的藉口來爭取無罪釋放,而造成人員傷亡的炸船則會擴大事態,延長刑期。

完美路線

本作通過讀檔介面、遊戲劇情、本體的 「新視角」 體悟等等方面努力傳達的價值觀就是 「不存在所謂的完美路線」。人是自己經歷和選擇的集合,所謂的 「錯誤」 同樣是構成我們獨特性的一部分,而且這些 「錯誤」 有時反而通向了更好的結果(就像醫生逃離家庭的決定最終反而挽救了母親的生命)。遊戲難度也並不算高(更何況高難度也沒有額外的成就,也是從側面表達了製作組不希望玩家覺得 「高難度更好」),因此在《多重人生》這款主張與錯誤和解、共存的遊戲中仍然有不少玩家糾結或是吹噓完美路線,實在是頗為有趣也令人遺憾的一件事。

但是話說回來,這個劇本里的人生分支路線,在劇情設定上就是純屬量子計算機虛構,只不過是圓身份設定的一種工具。與此同時,每條人生線都強塞高光和陰暗面的典型西方敘事(還是以醫生為例,跟市長夫人搞不倫這段就純屬強塞陰暗面),看多了還是顯得有些乏味。真實的人生中許多事情確實並沒有什麼值得推敲的緣由,不是每個壞人都有悲慘童年或是難言之隱,不是每個好人都有性格弱點和精神疾病。自由派追求個性表達的文化導致西方編劇難以寫出富有戲劇衝突的純好人和純壞人故事,但現實生活中並非如此。這個遊戲的人生觀探討深度有限,不要太過當真。

更多相關內容請關註:多重人生專區

責任編輯:鐵板裡脊殲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