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一直拒絕我和老伴幫忙還房貸,起先我不懂,老伴癱瘓後我懂了。

2025-06-19

兒媳一直拒絕我和老伴幫忙還房貸,起先我不懂,老伴癱瘓後我懂了

導語:

大多數父母一輩子基本都是圍著子女轉,哪怕子女已經結婚,有了孩子,可父母心裡,始終都是以子女為先。

可以說子女的一舉一動無時不牽扯著父母的心,他們知道子女在外面看著光鮮,實際上過得不容易。

正因為心疼子女,很多父母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幫助子女,除了帶孩子之外,有退休金的會把退休金拿出給子女還房貸或作生活開支,沒有退休金的則還會去打零工,每月掙三兩千塊,目的只是不想增加子女的壓力。

60歲的王阿姨和老伴就是這樣的父母,兒子買房子後,她一直想要幫兒子還每月3000的房貸,可被兒媳拒絕了。

剛開始她不懂,還以為是兒媳孝順,心疼自己,不捨得花自己的養老錢,直到老伴癱瘓後,她才明白了兒媳的真正用意。

她常感嘆:知人知面不知心。

兒媳到底做了哪些事情,才讓王阿姨有如此感嘆?

現在我們來聽一聽王阿姨的分享:

我是一名普通的女人,5年前還在外面打工,因為沒有文化,我做的都是最底層的工作,甚至是大多數人不願意做的工作。

我做過流水線上的員工,也曾和男人一樣,在工地上做泥水工,很多人都勸我不要那麼拼,說:明明家裡不缺那個錢,為什麼還要把自己搞得那麼辛苦?

老伴也同樣勸我,說:錢是掙不完的,但身體卻經不起你這樣折騰,你現在過度消耗它的話,到年紀大了,有你後悔的時候。

其實,我總覺得只要自己現在多努力一點、多掙一點,以後子女就可以輕鬆一點,起碼我們不用總向子女伸手,相對來說就是幫了子女。

再說,我不想被人看不起,更不想因自己的原因,讓孩子被人看不起,所以,這些年來,我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怎麼打工掙錢,怎麼存更多的錢上了。

後來,年紀大了,工地上的活實在是吃不消了,我開始做保姆,主要以鐘點工為主,一直到老伴出事,我才辭職回老家。

而老伴的性格或者說心態和我完全不一樣,他總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要不偷懶,踏踏實實地儘自己的能力去做,那算盡到了本分,這就夠了。

我總鄙視他,說他的工資還不及我的三分之一,可他總說:我既不吃你的喝你的,又不用你養,你管我幹什麼。

可能因為我和老伴常年在外面,兒子和女兒都沒有教育好,他們和大多數人一樣,普普通通,既沒有高學歷,也沒有一技之長,甚至還沒有上進心。

特別是兒子,中考時成績很差,就給他報讀了一個技校,心想著以後他參加工作的話,總算有一技之長。

可是,兒子卻半途而廢,說自己不喜歡,吵著要出來打工,還說:別人都可以做普工,我為什麼不可以?

都說:兒大不由娘,最終,我們只能讓兒子自己去折騰。

女兒呢,更讓人生氣,可以說自己還是個孩子就找對象,不到20歲就把自己嫁了,還是嫁到隔壁,一個比她大14歲的男人。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當時我都快要被女兒氣瘋了,如果不是她先斬後奏,未婚先孕,我絕對不會同意她嫁給那樣的人。

因為,村裡人都知道隔壁屋這個男人沒本事就算了,還懶,家裡可以說是一無所有,甚至連間像樣的房子都沒有。

正因如此才一直找不到對象,偏偏我那傻女兒不知被他灌了什麼「迷魂湯」,八頭牛都拉不回來。

為這事,我和老伴成了村裡人笑話的對象,像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一樣,在村裡都抬不起頭。

還好,外孫出生後,女婿改變了很多,不但改掉了以前的不良習慣,還懂得了掙錢養家,慢慢地,這個小家庭有了起色,女兒也算做到了不求娘家人也可以把日子過好的諾言。

而兒子長大後,我和老伴為了讓兒子能夠找到對象,在老家建了一棟小別墅型的三層樓房,這在村裡可以說是頭一份。

可是,兒子談了一個外地的女朋友,女方雖然沒有要求我們一定要在外面買房,但是,從兒子的談話中我們了解到,婚後,他們還是希望在大城市發展。

記得兒子第一次帶女友回家見家長時,言談中,未來兒媳不止一次提到,說在農村沒發展,希望以後把戶口遷到城裡。

對此,老伴明確表示,說:我們都把積蓄都花在了剛建的房子上,如果你們想在城裡買房的話,目前沒有這個能力。

可能女方覺得我們男方不夠誠意,就故意在彩禮上刁難我們,本來我們不想同意兒子找的對象,可兒子死活都要娶,還一副:如果娶不到她的話就終生不娶的樣子。

都說:子女都是父母的債,沒辦法,為了兒子,我們硬著頭皮向親戚朋友借錢,給女方湊足了28萬彩禮。

為了給兒子做面子,兒子結婚時,我們在城裡最大的酒店辦婚禮,還請了攝影師,這一場婚禮花掉了我和老伴兩年的工資。

可以說,兒子從彩禮到辦完婚禮,幾乎要了我和老伴的半條命,看著那一張張的欠條,我愁得睡不著,心想著:這下子更要努力幹活了。

辦完兒子的婚禮後,我和老伴再次重複以前的工作,直到孫子出生,我想著讓老伴帶兒子帶孩子,畢竟,我的收入要比老伴高,再說,我想趁著還年輕就多干幾年,不但可以把欠帳還清,還可以為自己存點養老金。

可兒媳拒絕了,她把孫子放在娘家,讓親家幫忙照顧。

可能兒媳當時的態度有點冷淡,我還跟老伴吐槽說:兒媳是不是生氣了?

老伴還說我太敏感,愛東想西想,婆媳問題就是你們這些女人想出來的。

可我還是想著盡一份做奶奶的心意,再次向兒媳提出給親家每月2000作為補償,我說:我現在還不是很富裕,還有一點外債沒還清,等還清債了就可以多給一點。

兒媳還是拒絕了,說:你們掙錢也不容易,我們沒道理還要你們出錢,再說,外公外婆照顧孩子也是應該的。

既然兒媳拒絕,我和老伴也無話可說,畢竟當時家裡確實比較困難,實在沒有能力大方。

後來,在孫子大概5歲的時候,兒子說孩子馬上就要上小學了,想在工作的城市買套房,方便孩子上學。

對此,我和老伴都不反對,我們都知道很多人為了孩子能夠得到更好的教育,都把戶口遷出來,再說,這也是小兩口的事情,我和老伴都只給建議,但不干涉他們的決定。

我和老伴想要為兒子減輕負擔,擔心兒子錢不夠,打算把卡里那七八萬拿出來給兒子做首付。

兒子搖頭說要先問一下媳婦,不出意外,兒媳再次拒絕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可能被兒媳拒絕得多了,我和老伴都覺得不對勁,感覺兒媳根本就不把我和老伴當作一家人,好像所有的事情她都習慣把我和老伴排除在外。

剛開始,我也以為自己想多了,直到兒媳懷二胎,可能妊娠反應比較大,兒媳不得不辭掉工作在家休養。

我看兒媳沒了工作,兒子一個人既要養家還要還房貸,就提出可以暫時幫兒子還每月的3000房貸。

本以為我和老伴也算是雪中送炭,可兒媳還是沒有接受,她說:我們既然買得起房,就有能力還得起房貸。

兒媳這一番話讓我無地自容,感覺自己一直熱臉貼她,不但不值錢,甚至還讓她反感。

我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主動幫忙難道還有錯了嗎?

老伴讓我不要放在心上,說:那都是自己的孩子,你何必跟他們一般見識,再說,她不讓我們幫忙,那就是還不需要,哪天她需要了,自然就會開口,我們以後沒必要再上趕著了。

老伴雖然勸我別在意,可我心裡不免想到:這個兒子是指望不上了,以後養老還是得靠自己。

果不出我所料,5年前,老伴腦溢血引發半身不遂,當時在醫院裡搶救時,我太害怕了,連電話都拿不穩,還是護士幫忙撥通兒子的電話。

兒子連夜趕過來,見到兒子,我仿佛有了主心骨,本以為兒子會留在醫院照顧老伴,可第三天兒媳就催他回去,說他在醫院也幫不了忙,何必浪費人力在醫院。

我雖然想讓兒子留下來,可為了不讓小夫妻倆吵架,我只能勸兒子回去。

兒子臨走前交代我說:有事給他打電話。

可我給兒子打電話經常都是兒媳接,兒媳總找藉口,我知道兒媳是不想讓兒子來醫院照顧老伴。

不知道為什麼,看著躺在病床上的老伴,我第一次覺得很無助,第一次在醫院的走廊里放聲大哭。

老伴在醫院裡住了二十多天,醫生就讓我們出院了,而兒媳一直沒有出現過。

回到老家後,一直到過年,兒媳才跟著兒子一起回來,本以為她回來會好好和老伴聊聊天,陪陪老伴,畢竟,我們是一家人,作為兒媳,哪怕做一下表面功夫,也應該好好對待公婆。

可兒媳連表面功夫都不願意裝,甚至還表現出一副非常嫌棄的樣子,才剛過大年初一,她就吵著要走。

為此,我實在是忍不下去了,質問兒子:難道這就是你們對父母的態度?公公病成這個樣子,不說回家照顧,連探望都沒有,你們就是這樣做子女的?

兒子不說話,兒媳卻站出來和我吵起來,說:我既沒有要你們的東西,更沒有得到你們的幫助,如今,憑什麼要讓我來伺候你們?

聽了兒媳的話,我心真的涼透了,什麼叫沒有要我們的東西?

她也不想想,那高出旁人一半的彩禮是誰給的?那改口費和下車費,像天價一樣,又是誰承擔的?難道這些都不算了嗎?

再說,是我們不願意幫忙的嗎?

我再一次問兒子:你是不是也是這樣想的?

兒子看了一眼兒媳後,說:你們永遠是我的父母,你放心,我不會不管你們的。

當晚,兒子避開兒媳給了我5000現金,說:以後有事就給我打電話,我是你兒子,該我盡的義務我肯定會做到。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二,兒子一家三口就走了。

鄰居知道後,都說兒媳太精、太無情,還有人說:兒媳之所以拒絕我和老伴的幫助,她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不想贍養我們,她甚至從一開始就已經算計好了。

聽了鄰居的話,我怕老伴多心,本想安慰老伴幾句,最後還是老伴安慰我,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更何況我們都是凡人,她有自己的打算也是正常的,她不願意回來可以不回來,不必勉強,我們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是啊,和兒媳計較,最終受氣的還是自己,想通後,我也不再糾結於兒媳的態度了,過好眼前的日子才是硬道理。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她不想占別人的便宜,也不想讓別人占自己的便宜,這種性格,說不上是對還是錯,只能說是一種缺陷。

有這種性格的人,給人的感覺就是不合群,還冷漠、自私。

就如同文中的兒媳一樣,她可能從一開始就不喜歡公婆,所以才處處想要和公婆劃清界線。

可她忘了,公婆是丈夫的父母,某種意義他們就是自己的家人,和自己有著緊密的關係,就如同故人所說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果公婆過不好,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丈夫,而丈夫恰恰是小家庭的核心人物,所以,只有公婆過好了,小家庭才能過得好。

從這一點上來分析的話,是兒媳過於狹獈了。

大家認為呢?


相关文章

  • 談婚論嫁後,男朋友爸媽全款買了婚房,我提出加名字,婚事沒了
  • 兒子賭博欠下百萬巨債,父親不僅不指責反倒支持,母親:必須離婚
  • 我年薪30萬,追求高中班花三年未果,準備娶別人後,她給我打電話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