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70歲,每隔三個月來家裡住10天,起先我不懂母親去世後我懂了
都說:再好的手足之情,到最後也只不過是親戚而已。而親戚之間,哪怕關係再好,同樣需要保持適當的距離。
生活中,大多數人都不喜歡某一個親戚頻頻來家裡小住,畢竟,關係再好的親戚也只是外人,誰都不喜歡家裡長期性多一個外人。
大家都知道「家」是一個可以脫掉「面具」完全放鬆、做自己的地方,可如果家裡多了一個外人的話,那麼,「家」也將變得沒那麼自在,甚至連說話都需要注意分寸的地方。
正因如此,很多人都知道注意分寸,輕易不去打擾別人,可下面這位網友來信說:
舅舅70歲,每隔三個月來家裡住10天,剛開始我不懂,只是覺得舅舅特煩人,明明兒子一家就住在隔壁小區,卻偏偏來我家。
後來,母親去世,舅舅陪著我守靈後,我才讀懂了母親和舅舅之間的深厚情愫。
大家好,我叫李宇皓,以前我最煩的就是舅舅每隔三個月就到家裡住10天,可以說是風雨無阻。
為了表達對舅舅的不滿,我甚至給他臉色看,還和母親抱怨,抱怨舅舅不通人情世故,明明自己兒子一家就住在隔壁小區,不去兒子家,反而到姐姐家。
母親總勸我,說:不管怎麼說他都是你舅舅,是長輩,你哪怕不喜歡他,也應該尊重他,而不是鬧情緒,那隻會讓人覺得你沒教養,給別人看笑話。
我實在無法理解舅舅為什麼放著兒子家不去,卻那麼喜歡來我家,關鍵是母親雖然嘴上經常吐槽他,實際上卻表現得非常熱情。
每次都掐著點為舅舅收拾房間,把被套全部清洗一遍,甚至連舅舅的私人物品都要一一檢查一遍,生怕漏了什麼東西,這架勢不知道的還以為家裡要迎接什麼重要的貴客。
這就不說了,母親還專做舅舅喜歡吃的東西,每次都說:你舅舅難得來一次,我們不得好好招待嗎?再說,你舅舅都這把年紀了,還能來幾次?
其實,母親是非常念舊的人,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甚至可以說非常窮,而且,還是村裡人甚至是親戚朋友議論的對象。
原因是父親發生意外後,左腿比右腿短,走路都是一拐一拐的,不但無法像普通人一樣走路,甚至還無法挑重活。
可想而知,在當時以種莊稼為生的年代,父親只能算是半個勞動力,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自從父親發生意外後,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從我有記憶起,我和妹妹幾乎沒穿過新衣服,身上的衣服大部分都是母親從外公外婆家撿回來的舊衣服。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