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去世,婆婆中風,她讓我們給她養老,不然60萬遺產一分都別想要
「世間事,沒有錢辦不成的,也沒有錢能解決的。」
我是程遠,一個在城裡打拚多年的普通上班族。
妻子林婉是個溫和孝順的人。
我們成婚十年,育有一兒一女,雖然日子緊巴巴,但一家人和和美美。
直到公公突發疾病去世,婆婆也在不久後中風癱瘓,一切都變了。
葬禮剛結束,婆婆在病床上直截了當地告訴我們:「你們要是不給我養老,那六十萬遺產你們一分都別想拿。」
這話如同一道驚雷,劈開了我們原本平靜的生活。
六十萬,不是個小數目。對於我們這樣的家庭,能買一套房、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能緩解眼前的壓力。
但換來的,卻是一份沉重的責任,甚至是一場關於親情與金錢的較量。
妻子紅著眼睛問我:「我們到底是她的兒女,還是她的交易對象?」
我無言以對。
婆婆的病情日益加重,家裡的氣氛也變得壓抑。
她年輕時掌管家中大小事務,是個精明能幹的人,如今半身癱瘓,話也說不利索,但目光依舊銳利,仿佛仍握著全局的籌碼。
她時常有意無意地提起:「你們別忘了,那六十萬還在我手上。」
漸漸地,我發現妻子的表情變了,時而憤怒,時而疲憊,時而沉默。
孩子們也開始害怕奶奶的房間,甚至對她的目光避之不及。
就在我們逐漸適應這沉悶生活時,事情突然有了變化——
一天深夜,我聽到婆婆在房間裡低聲自語。
我躡手躡腳地走近門口,卻聽到她對著電話說:「就按我說的辦,這錢不能便宜他們……」
我全身冰涼,心底有種不祥的預感。
第二天,妻子一反常態地站在婆婆床前,冷靜卻堅定地開口:「媽,我們會照顧您,但我們不會為了錢做子女該做的事。」
婆婆愣住了,嘴唇顫抖著,可最終什麼都沒說。
幾個月後,婆婆的病情忽然惡化,醫生說她可能撐不過這個冬天。
我和妻子日夜照料她,即使內心仍有芥蒂,仍不願讓她孤苦無依。
可就在她生命最後的幾天,她忽然變得安靜,甚至看著我們時不再提那六十萬的事。
就在她最後一次握住妻子的手時,她低聲說:「你們對得起我,我錯了。」
我們以為事情終於有了轉機,可沒想到,她去世後,我們收到了一封遺囑:六十萬全部捐給了慈善機構。
妻子看著遺囑,一時難以言語。
我站在她身旁,輕輕嘆了口氣。
也許,這場關於金錢、親情、責任的較量,最終還是回到了人最初的本心。
「樹倒根存,錢散情在。」
錢,帶來了爭端,也揭開了人性,卻也最終成為一種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