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夫妻倆有多少錢我們也不懂,反正最後新房子的首付是我們出的,裝修和買家具的大頭也是我們,兒子就拿出了五萬塊錢,以後每個月他們還要還2000塊錢的房貸。
老人一般都喜歡在自己家住,畢竟住慣了,去到陌生的環境反而不適應。不過我跟老伴一開始還是打算去跟兒子兒媳一起住的,因為我們覺得跟他們一起住,還能再幫幫他們。
可是兒媳說:「爸媽,我們新買的房子只有三間房,剛好夠我們一家四口住。如果你們要過來的話,真的不夠地方住了。現在你兩個孩子也都大了,不需要人一直在旁邊看著,我們倆也能夠顧得過來。以後你就不需要過來了,就留在家裡好好享享清福。」
我們老兩口聽了甚是欣慰,這還是我們第一次感受到兒子兒媳對我們的心疼,所以我們也沒有堅持要過去,而是留在家裡養老。
兒子兒媳自從搬出去住以後,基本上就很少回來看我們了。每次給他們打電話都說忙,沒時間。我們家跟兒子家一個在城南,一個在城北,距離有十幾公里,打車也要差不多一個小時,這還是幸運的,如果遇上堵車,那就更加久了。
而且打車費也不便宜,我們也是有點捨不得的,坐公交車又晃得暈,所以我們也沒辦法經常過去。
不過兒子兒媳有時候還是會回來看我們的,一般都是沒錢的時候才會來,每次回來都會問我們借錢,這些年我們真的借了不少錢給他們。說借還是好聽的,其實就是白給了,不可能還還回來。
現在的我們也沒有什麼存款,因為錢都花在了兒子一家人身上,好在我們每個月還有退休金,不然生活都過不下去。
前幾天過中秋,我跟老伴早早就開始期待了,希望兒子一家能回來吃個團圓飯。前面幾天兒子一直說忙,可能中秋還要加班,不一定能回家陪我們過節。等到中秋前一天我們再次打電話,他們夫妻倆跟我們已經確定不能回家了。
中秋那天鄰居們家家戶戶都是大團圓,只有我們家就倆口子淒悽慘慘的,一點過節的氛圍都沒有。那天晚上睡前老伴看朋友圈,看到親家母發了一個朋友圈,照片里兒子一家人整整齊齊都在親家家裡過年,家裡坐了幾桌人,特別熱鬧,我們家形成了很明顯的對比。
親家母還在朋友圈裡炫耀她女婿孝順,給了她一萬塊錢過節費,還買了一車禮物。看到這個朋友圈我們老兩口都很心酸,兒子兒媳欺騙我們說過節不放假,轉眼就去親家家裡了。
給了親家那麼多過節費還買了那麼多禮物,但是對我們老兩口一毛不拔,一點表示都沒有。明明住得並不算遠,但是連盒月餅都沒有給我們送。雖然我們也不缺這點東西,但是兒子兒媳這麼做也未免太傷我們的心了。
我真的覺得兒子就是給親家養的,真的像個白眼狼一樣,平時根本就指望不上。兩個親家有什麼事情,只要一個電話,兒子就跑過去幫忙。我還記得前兩年我老伴不舒服,兒子兒媳都沒有回來探望,反而跑去給親家公過生日了。
以前我一直不敢相信我養了一個白眼狼,但是現在我也慢慢認清了,兒子是真的不靠譜。以後我們夫妻倆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為他們傾其所有了,還是多給自己攢一些養老錢才是正確的。晚年有錢才是最靠譜的,讓兒子養老這件事我是想都不敢想的。
養兒防老的觀念一定要摒棄,父母對兒女的愛是100%的,只要是對兒女好的,他們都願意去做,但兒女永遠最先考慮的就是自己。做父母的一定要有所保留,對兒女的付出要適可而止,更不要為人付出自己的一切,老了手裡一定要有一些養老錢,先把自己的晚年生活保障好了再談其他,不要把錢全部花在兒女身上,讓自己做到生活都沒法保障的地步。